子女沦诈骗车手、卖爱心笔敛财… 父母哭诉:我孩子很乖

文/陈芃澄

最近台湾两名女学生南韩打工,卷入电信诈骗新闻,闹得沸沸扬扬,早上又看见《信传媒》的文章:为何年轻人会成为诈骗集团吸收的对象?里面有一段看了心有戚戚焉—「年轻人的薪水低,面对未来生活没有想像。」

某年在车站遇到了一个10几岁的女生,她热情地上前攀谈,言谈中发现是外县市的人,因为打工四处跑,这句话勾起我的好奇心,便问了她:「为什么要跑那么远来打工?光一趟车钱就不划算了吧?」

她笑了笑,本来弯月眼突然变成少女漫画里闪亮亮的大眼睛,立刻从包包拿出一堆原子笔兜售:「我们是做爱心的,一只笔99,买两只祝妳幸福健康爱情顺利~199!」我当下一愣,随即说出:「一只99,两只198才对。」这位少女可能没想到我会这么说,脸立刻垮下,嘴巴嘟哝着不买就不买,后来就走掉了。

事后发现,这种行为根本是诈骗集团,假爱心真敛财,利用同理心达到业绩。虽然现在时薪有提高,但有些雇主未必会照着规定走,曾遇过面试说有劳健保,实际进去才改口说年轻人没有打算长久待在同个公司,不需要用这些,接着顾左右而言他。

面临低薪冲击,加上物欲贷款帐单因素,许多人为了生计铤而走险,等到新闻事件一出来,才知道事情大条。承担后果的并非肇事者一人,还有无辜被牵连的家人,要面对亲邻里指指点点、社会舆论,像这样的连坐法让人摇头感叹。而父母往往被蒙在鼓里,受访哽咽地说:「我的孩子很乖。」若是隔代教养家庭,看见阿公阿嬷老泪纵横的画面更让人不舍。

当人起了贪念,又被煽动更会助长气势,很多子女不会据实以报,就连坐在电脑前也谎称报告、找学校需要的资料家长工作忙碌,只看见小孩待在家,就觉得乖巧、信以为真。父母赚钱供给孩子念书、补习,完全忽略「沟通」这块,不了解子女的心理总归一句:家庭是品格教育起点,面对社会风气转变,更有义务给予正确的价值观。您有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吗?《ETtoday东森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