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蜕变的铜雕艺术 闪耀着玫瑰金光的《不眠的夜晚》
「孤独的时候未必不好,因为孤独的时候面对自己,才会在内心产生创作的能量。」─庄雁婷
当年留学于纽约的时期,庄雁婷在某个不特别的夜晚里,独自行走在飘雪的街道上,一旁是静谧却不会感到恐怖的美式墓园。
在她的眼底正享受着淡淡月光的反射,路面铺设材质的反光、细雪纷飞的白点,都触动着庄雁婷心中美好的感受,不一会儿不知从哪里飞出来的黑色蝴蝶,意外触发安静的内心世界,这一个平日的夜晚因此有了不一样,带着满满的创作能量,所引出来的感动,正是《不眠的夜晚》开始的第一刻。
美学襁褓的时期
甫从小就在一个很不平凡的家里诞生,因为家中所经营的事业,是大型铜铸专业工厂,因此美学在她小时候的环境里,就是很自然而然的生活情境元素,安静的慢慢累积在小时候的庄雁婷身上,无论是平面或是立体的美术作品,对于幼小心灵都是滋润的养分,因此逐渐开始打开了庄雁婷手绘的开始。
父亲留意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对于美感产生了好奇,便想从最基础的素描等,希望能够让庄雁婷得到丰富的养分,但是在那个幼小的时期,这些基本功的训练,显然在她的心中还没有准备好,要接着父亲所抛出来的一记好球,反而让庄雁婷在这个时候,暂停父亲想给予的训练,逃开了美术的基本功,但是却没有逃离美学的薰陶。
拾笔而起擦擦写写,在高中时期仍旧是庄雁婷生活里的一种面向,因此就读大学这个重要的关卡,庄雁婷将自己托付给了美术系,这对于她的美术认知,是个重要的开始时刻,她自己发现原来很多同学,都对于美术或绘画,都有相关的脉络发展,例如不少同学的中学,都是在复兴美工完成学业,考取大学进入美术系再继续累积能量。
而庄雁婷的家庭所给予的「立体感」美学,这是非常与众不同的能量,在她的创作世界当中,又多了旁人一份无声的优势,而这些元素累积的过程,都在她日后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到她所堆积的足迹。
▲庄雁婷与大家分享创作的过程。
走出大学校园之后的庄雁婷,选择搭飞机乘着梦想,飞到世界熔炉的大苹果─纽约朝圣,对于她而言又是全新的感官体会,光从宿舍隔壁是以色列人、对面的同学来自德国等等,自己又身处美国东部的新环境,刺激与震荡过程当中,在她的心中多了很多想要诉说的画面,这时候转换成创作的灵感,从潺潺弱水转成涌泉,爆发的劲道丰富而壮观。
不过,学成之后她选择先留在美国,在其他艺术家的工作室中工作,在她眼中看到多数人的急切、还有想要获得结果的焦躁,某种程度都看在她的眼里,这些汲汲营营又盲目的逐鹿,转换到庄雁婷的身上,也成为一股创作能量的思潮,反映在作品当中的具象呈现,都是在她身上所见所闻的展现,作品上丝丝入扣的精髓,让作品所隐含的精神,都像是生活足迹的写照,在立体而又具像的作品,都是她生活经验的堆积。
▲总以为梦想或目标可能在远方,庄雁婷暗喻小鸟可能就是在身边的目标。
▲饥渴的神情与漫无目标的摸索。
(完整文章请看城市美学新态度)
【延伸阅读】
想追踪更多设计、艺术与生活类报导吗?点选疯设计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带你欣赏更多精彩创意!
※本文由城市美学新态度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