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国际新秩序

(图/路透)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际,美国总统拜登于3月1日发表自就任以来的第一份国情咨文演讲,希冀获得美国民众对于乌克兰的情感支持,同时推动国内的各项计划与建设。在发言支持乌克兰、谴责俄罗斯的时候,拜登难得地得到了国会跨党派的支持,也使得就职满1年、支持度却落得与川普相近的拜登应可重拾执政信心。俄乌冲突所引发的后续国际效应,尤其是美国在国际事务的领导地位,值得关注。

当俄罗斯总统普丁决定针对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之前,美国方面的战略焦点仍在印太地区及如何防对中国上。在2021年上半年,美国多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成的受访者对中国并不抱持正面或友好的观感,而盖洛普民意调查亦显示,在2015至2020年之间,视俄罗斯为美国首要敌人的比例较中国高。然自2021年起,美国民众则有较高比例认为中国才是美国首要敌人。

依据皮尤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1月所进行的调查中,美国多数人仍将俄罗斯视为竞争者而非敌人(49%:41%),并同时将俄罗斯屯兵乌克兰边界视为对美国利益的次要而非主要威胁(33%:26%)。

由于俄乌情势日趋紧张,美国民众过去1年来对俄罗斯抱持负面观感的比例快速增加。然而,盖洛普2月上半月的调查亦显示,仍有49%的受访者将中国视为首要敌人,而名列第2的俄罗斯占比则为32%。换言之,俄乌情势的快速恶化使得美国的战略焦点由印太转移至欧洲,但若后续俄罗斯面临国际压力缩手,则此种战略焦点的转移恐是暂时性的。而从美国的视角而言,将迅速回防处理与中国的结构性竞争关系。

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以守护民主自由之名,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展开反制,至目前为止在团结本身阵营的部分收效良好,也使得部分国际关系学者与实务界人士感到振奋。支持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人士多认为,自二战结束以来,该类型国际秩序即不断在创建、强化、维系、被挑战等循环中前进,而每次被挑战之后,总能吸引志同道合并得益于该秩序的民主国家同心协力、力挽狂澜,并赋予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新的定义。

乌克兰试图加入北约的诉求,正符合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在地理与心理上的扩充性,虽遭到俄罗斯的武力逆袭,但促成民主国家大团结,而芬兰、瑞典亦表态欲申请加入北约,看来有助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强化与维系。

然而,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维系并非理所当然,它有赖自由民主国家在该秩序面临挑战时做出迅速的反应。美国作为当前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重要创建者与领导者,其自身的民主发展,以及与其他国家合作时是否纳入该国的民主品质作为考量,将对后续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发展造成影响。

(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