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通膨纪实

图╱本报资料照片

1980通膨大事纪

1979年4月17日总统蒋经国召集财经首长会谈,听取经建会的简报后指示密切注意物价发展,此时台湾通膨率才7.3%,随着国际油价狂涨,尽管政府采行了若干稳定方案,但终究是螳臂挡车,二次石油危机不久便兵临城下了。

1974年的石油危机卷起千堆雪,前所未见的灾难漫天盖地而来,数年后当大家以为天下太平时,不料,产油国食髓知味接连调涨油价,1979年6月油价大涨25%,影响所及,台湾铁公路客运票价、电价、计程车费率陆续调涨,年底通膨率已逾10%。

那个年代,让人头痛的不只原油,国际政治也纷乱不已,苏联入侵阿富汗,中东情势紧张,油价等原物料行情扶摇直上,原已偃旗息鼓的通膨于1980年又卷土重来,不幸的是9月又爆发两伊战争,油价再涨,我国进口的原油每桶升至31美元,一年涨了1倍,停滞性通膨(stagflation)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球,经济学家苦无良策。

过去,通膨与景气是正向关系,景气扩张时,百业繁荣,物价自然就上扬,虽有通膨却也是好事,因为通膨会带来繁荣。然而,自能源危机以来,法则已变,通膨非但不会带来繁荣,还会带来衰退,这也是经济学家称此为停滞性通膨的原因,1974~1975年能源危机期间,美、日、德、英出现衰退,1980年这第二次能源危机同样把多数国家卷入衰退的行列。

台湾差不多也是如此,根据当年统计,1974年台湾的通膨率47%,而经济成长只有1.1%,1980、1981年经济成长7.1%、5.7%,通膨率为19.0%、16.3%,情势惨淡,想逃也逃不掉。

国际政局动荡,原油狂涨的1980年,台湾被迫每几个月就调涨一次油价、电价、铁公路票价,当然为顾及国人的生计,行政院也大幅调高军公教薪水,以让大家钞票变薄之际,也能变多一些,以维持基本购买力。从1973年初到1980年初,这七年之间我国消费者物价(CPI)涨了138%,为方便国人消费,央行于1980年2月发行面额500元、1,000元的大钞,此前面额最大的就是100元,因应通膨,政府也推动「新勤俭运动」,五菜一汤的梅花餐在这一时期广为流行。

二次石油危机自1979年6月~1981年2月,我国总计调升电价四次,调涨铁公路客货运票价三次,还有数次调高油料费、石化基本原料费率。面对这类输入性通膨,有两种方式因应,一是由政府出面补贴来稳定物价,一是让市场决定价格,两者各有优劣。以1980年政府如此频繁调涨油、电价格看来,政府没有太多的干预,而2022~2023年最近这一波,政府花费了可观的预算来稳住物价,除了以2,500亿增资台电,拨补500亿给台电,目前还在争取千亿预算给台电,平稳的通膨,背后的代价不小。

美国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曾提及在美国要降低一个百分点的通膨率,代价是3,600亿美元,从美国、台湾的经验看来,政府干预物价应适可而止,势不可为则不需为,所该尽力者,打击囤积居奇,协助贫穷家庭,足矣。

小档案■1973年阿拉伯轻原油年初仅2.24美元,年底升至5.11美元,1974年OPEC油价已达10.7美元,此为第一次能源危机,1979年油价再度上涨,1980年中油进口油价升至30.7美元,1981年又升至35.0美元,此为第二次能源危机。

小档案■2022年初俄乌战争,油价大涨,在政府冻涨、缓涨的电价政策下,由台电吸收升高的成本,致2022年台电亏损2,675亿元、2023年又亏2,485亿,为此政府2023年增资台电1,500亿,2024年再增资1,001亿,另外2023年拨补500亿,至于2024年正向行政院争取拨补1,000~1,5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