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厦门首届国际集美节正式启动

金秋十月,人文集美精彩不断。厦门集美区迅速落实全国、省召开的全域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厦门市党代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示范市”理念重磅推出“美,ji在一起”--厦门首届国际集美节。本届集美节涵盖人文、民俗体育、音乐等多个领域。这是继国庆黄金周集美区迅速灾后重建同时取得70.16万游客、同比增长超70%、演艺旅游同比增长300%的“亮眼成绩”后,集美区对“旅游+”新模式的又一次有益探索,助推厦门全域旅游格局加快形成。

2016厦门首届国际集美节新闻通气会签到现场

13日上午,集美区正式启动了2016厦门首届国际集美节(下简称“集美节”)。本届集美节以“美,JI在一起”为活动主题,以“中国最美侨乡、生态人文集美”为主题定位,通过“2016集美新城荧光夜跑”、“2016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2016厦门(集美)草莓音乐节”、“ 2016中国杯赛艇人艇公开赛暨中国赛艇大师赛”等代表活动,把嘉庚精神和华侨文化、现代闽南文化、集美学村文化有机融合。

嘉庚故里,百年学村,厦门市集美区践行国家五大发展理念,借势国际主题活动,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将以“集美节”为契机正式迈入全域旅游时代,逐步打造国际性旅游目的地战略规划蓝图。值得关注的还有,集美区在灾后率先公布了《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重点文化企业和旅游景区灾后恢复重建的扶持意见》以及全市扶持力度最大的《集美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助推该区旅游业踏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秉承“嘉庚精神” 灾后景区恢复现“集美速度”

来自世界各地的80多位艺术家的创意碰撞、近40万只气球绚烂装饰、占地达1.22万平方米……国庆期间,中国(集美)世界气球艺术节在集美市民广场上如期举行,在这个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气球展”的梦幻气球王国里,蜂拥而至的游客成就了气球节持续的人气高潮,更刷爆了厦门人国庆间的话题。

而气球节的成功举办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灾后厦门的快速恢复重建,尤其是抗灾重建的“集美速度”。

集美灾后建设现场图

自9月经历两次台风以来,厦门市遭受重创,旅游业更是元气大伤。面对突发灾情,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集美区紧紧围绕福建、厦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秉承“嘉庚精神”,展示“厦门速度”,积极开展抗灾自救工作。依靠“上下一盘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决断力、执行力、战斗力,集美区经受住了天灾考验,做到“部署到位、干部到位、转移到位、抢险到位”的工作要求,率先转入到灾后重建工作。包括党员干部、官兵、环卫工人、志愿者、居民、职员、师生在内60万集美人,积极开展抗灾自救工作,确保居民生活恢复正常,大部分景区和酒店得以快速恢复运营。此外,集美区第一时间提出关于促进重点文化企业和旅游景区灾后恢复重建扶持意见,为促进灾后重建打下坚实基础。

一边是紧锣密鼓的抗灾重建,一边是集美区积极筹备并顺利在国庆期间举办了全省灾后首个大型系列活动,包括中国(集美)世界气球艺术节、大社美食节、万达购物节、以及兑山艺术节等多项活动,为国庆黄金周的厦门旅游业注入了“强心剂”。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集美节应运而生

7天,70万人,70%,300%……面对两次台风的严峻考验,集美旅游在黄金周交出令人瞩目的答卷:七天小长假,集美区平均每天吸引游客10万人,接待游客总量70.16万人次,同比增长70%,特别是作为集美区“4+x"产业布局中的演艺旅游表现不俗,同比增长超过300%。

数据的背后实际是集美区创新性打造的“品牌活动+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媒体+市场化”的“集美模式”初显成效。随着“集美模式”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同时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集美旅游升级再次迎来新的契机。

10月13日,2016厦门首届国际集美节正式启动。以“2016集美新城荧光夜跑”、“2016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2016厦门(集美)草莓音乐节”、“ 2016中国杯赛艇多人艇公开赛暨中国赛艇大师赛”等为代表的系列主题活动内容涵盖了人文、民俗、体育、音乐等领域。通过这些活动将生动充分地展示厦门集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艺术之美”“青春之美”等特征。预计将吸引来自五大洲23个国家的众多知名企业代表、表演艺术家代表、100余名国际大学生、1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体育运动员,和数十万中外游客参与其中。

本次集美节将成为一场全民的狂欢——不仅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既有接地气的、人人都可参与的“荧光夜跑”等活动,也有专业+国际范儿的赛艇公开赛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6中国杯赛艇多人艇公开赛暨中国赛艇大师赛是国内种类最多、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规格最高的赛事,有全国最顶尖的参赛选手参与,其使用的比赛场地集美杏林湾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被国家体育总局的专家誉为是全国环境最好,场馆最漂亮的水上运动中心。

集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吴吉堂发表讲话

“集美节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节日,”集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吴吉堂表示,作为一次“集成”和“创新”,集美节是基于贯彻落实厦门市委党代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示范示区”的精神,协调整合集美区内各项旅游资源,面向到集美旅游的广泛人群而进行的旅游供给侧的改革尝试,将带动集美乃至厦门地区全域旅游发展。

“集美节”整体将依托线下品牌活动,通过创新采用科学组织形式,推动产、城、人相结合,构建发展新体制,积极贯彻落实了旅游产业在供给侧改革的工作内容,打造高品质活动。同时,在线上运用新技术搭建线上互动平台,通过新媒体手段,构建起一个虚实结合、不分季节、永不落幕的国际旅游品牌——“集美节”。

“不仅形式创新,集美节更采取了协调可持续的、永不落幕的方式呈现,在展现集美山水之美、建筑之美以及人文之美的同时,统筹区域内旅游资源共同发力,充分有效利用各自资源,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同时集美节面向来集美旅游停留的广泛人群,旨在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和舒适度,体现了‘开放’和‘共享’的理念。”吴吉堂说。

着手供给侧创新发力全域旅游

12日,福建省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会议刚在泰宁举行,会议贯彻落实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会议精神,并对福建省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进行部署。作为对省全域旅游会议精神的响应,集美区启动的“2016厦门首届国际集美节”正是升级“集美模式”和推进全域旅游的全新体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美模式”摆脱了对传统景点游览单一模式的依赖,开创性地提出全域旅游模式,大力发展深度游,加快旅游业“全要素”的升级增效,为游客提供一条吃、喝、玩、娱、购、闲、学、养、情、奇的一条龙整合服务。

集美新城夜景

目前,围绕杏林湾大景区,集美旅游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集美学村人文旅游区、杏林湾都市休闲旅游区及泛双龙潭运动休闲旅游区三大旅游区块。串联三大旅游区块的资源,打造出五条精品旅游线路,贯穿集美大社、鳌园、老院子民俗风情园、灵玲马戏城、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双龙潭风景区、天沐温泉、集美鳄鱼园等集美区著名旅游景点

集天下之美,弘扬“嘉庚精神”(诚以待人、毅以处事)在全域旅游的发展布局中的核心灵魂作用,深挖“学村文化”、“华侨文化”“现代闽南文化”建设人文集美,是集美区委、区政府打造都市全域旅游,精品旅游的重大战略举措。其中,集美学村、城市演艺中心两大亮点板块将成为集美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基础。

“草莓节”打响“青春范”,赛艇赛打响“国际范”,荧光跑展现“集美范”,气球节演绎“亲子”元素,丰富美食勾住游客味蕾……集美区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客户群体,围绕核心受众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模式,定位清晰,精准营销,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基于集美学村独特的“学村文化”,丰富的“华侨文化”,特色的“现代闽南文化”,集美创新性地提出“老带新、新带老”的新型景区与老牌景区共赢模式。整合营销,深挖老景区的文化底蕴,借助新景区的人气聚焦,有效地将景区与活动、景区与市场、景区与文化等信息的串联,最终通过线上新媒体的圈层营销和线下免费旅游线路有机结合,完美解决了景区与景区之间的客源互通问题。

2016中国(集美)AEMI世界气球艺术节现场

在不久前落幕的气球节上,集美的“旅游管家”概念深入人心——通过免费专线搭配专业讲解员,边吆喝边讲故事,集美用最独特的嘉庚味传递出集美的“一精神三文化”。品质服务,专属营销,集美通过结合特色专属定制活动,进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并从根本上改善服务质量,成为集美打好旅游牌的又一内涵支撑。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指导下,集美将品牌活动与景点串珠成线,打造厦门全域旅游示范地。经过深度思考和挖掘,集美摒弃传统的“景点旅游”思维,跳出单一格局,把全区当作旅游大景区,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实现旅游产业全景化、全覆盖,形成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推动“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切实提升集美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全区的全域旅游发展。

【亮点解读】

厦门市集美区重磅政策精准扶持旅游业

“莫兰蒂”台风肆虐后,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迅速出台了扶持旅游业重建政策,集美区在厦门全市各区中,率先在市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出台促进灾后旅游景区重建补助措施,不仅适度降低门槛,让更多区内受灾的旅游企业受益,更是宣布在市级补助标准上,再配套40%区级补助,扶持力度在厦门各区中为最大。

此外,由于集美区高端化的文化演艺场馆较多,措施中还单列扶持演艺文化产业以及受损设备。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促进集美区全域旅游的发展,集美区政府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的同时,推出了《集美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下称“《办法》”),对工商注册及税收归属集美区、并在辖区正式营业,且满足相关条件的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文艺演出、旅行社等主体单位进行“精准扶持”,加快旅游业“全要素”的升级增效。

《集美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

图片来源于: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该《办法》堪称集美区史上力度最大的旅游业扶持新政,其中不少优惠政策在厦门市各区中更是率先推出。比如,对于高星级标准旅游饭店,经营前五年参照所缴交区级税收,给予相应奖励,对饭店、酒店住宿率达标的最高奖励40万元,对旅行社安排住宿集美酒店、景点及组织游学、旅游等进行奖励等。

此外,对于一些厦门全市普惠性旅游奖励政策,集美区也给出了最大奖励力度。比如,对新评定景区,集美区最高奖励为200万元;新评定为省级观光工厂的工业旅游景点,集美区奖励50万元等。

打造城市演艺中心是集美旅游的亮点板块,对此,集美区也给出了特别的奖励:对在集美区举办4000人以上至1万人(含)的商业演唱会的,按演出举办单位的单场售票收入的1.8%奖励;举办一万人以上的商业演唱会,按演出举办单位的单场售票收入的2.4%奖励。在剧场商业演出奖励方面,对在集美区500座以上剧场举办商业演出的,单场票房收入4万元—10万元(含)的给予演出举办单位1万元奖励,单场票房收入10万元以上的,给予演出举办单位2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