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資產該買房還是存基金?退休10年享受無居生活,打破「人生一定要有房」迷思!

图/粉圆妹趴趴走

最近有位酸民质疑我「不是很会理财,为何连房子都没有?」

我看了忍不住想大笑三声!

何谓资产

资产有很多种形式,不动产、有价证券、艺术品、黄金…等都是资产,不是有房子才叫做「了不起」,这点是很多人无法想清楚的道理(酸民!请多念点书再来酸我!)。

不同类型资产,适合不同族群

一栋台中市区市价300万元的房子,你猜租金收入会有多少呢?算多一点月租1万元好了,相较于我把300万元放在每月配息的金融商品里,利息收入可供我支付房租、生活费、旅游金,金额足足比租金收入超过1倍以上之多,而且我还不用处理招租、管理、修缮、缴税…等麻烦事,我可以毫无牵挂、自在悠游于世界各地。

况且,在台中市区300万元市价的房子,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资产,大多是地段好、屋况差,或是屋况好、地段差,很难两者兼俱,势必会牺牲一个条件,未来脱手时的增值性也令人质疑,这个例子是根据我之前的租赁处为例,市价是查询实价登录而得,虽然地点还不错,但已经40年老掉牙的屋龄,还期望房价再撑30年吗,往下走必然的趋势。

有家室的人追求安稳,房子是必需品,但可居住并不代表是会增值的好资产,顶多是取代了租金开支,当你老了,房子也老了,修缮维护费也是一笔可观的开销,若不修缮,生活空间的品质只会愈来愈差,若遇到不好邻居(油烟味、香烟味等),或是通风、采光、大楼环境不佳等情况,这些就不是单靠自己能力可改变的。

再说,自住屋无法创造现金流,如果没有存到足够的退休金,未来又将面临年金改革,将少领1/3的年金,空有房子没钱出门玩耍,实在与优质的乐龄生活无法划上等号,这才不是我要的老年生活咧!

纪律理财,完整配套

我单身,房子不是必需品,并且人生不需要为一栋房子困住,很多人耽心不买房,老了很难租到房,这是能力与视野的问题。

我认为在台湾,有钱不缺居住所,养老村、饭店、旅店,都不会因为你年纪大而拒绝服务你,我必须强调,不买房者的先决条件,必须要很有纪律的理财存到足额的退休金,完整的理财配套方案,为自己的老后人生负责,绝对不能把不买房当成乱花钱享乐的借口,如此,才不会变成又穷、又病、又没窝的老后人生。

虽然现在碰到疫情,全世界景气都受影响,导致每月配息收入相较于去年减少许多,但因为我长期维持良好的消费习惯,一直很清楚划分出「需要」与「想要」的价值观,故仍足够支持我现在的生活开支,只差没有多余的旅费可出国,但这只是短期的状况,以长远来看,只要理财的知识足够、策略正确、投资工具没问题,本金并不会消灭。

就算这部份亏光了,我还有「保证给付的保险养老金」,每年提供我50万元的生活费,这部份就不会因为受到景气影响或投资失利而消失,一直支付到我上天堂为止。所以未来不论我是健康的入住养生村,或是生病时转入养护中心,都在我的财务规划之中,这比空守着一栋老老宅要实在得多了。

走出框架,创造崭新老后生活观

有体力、独立、又有规划能力的人,可以有很多的旅游形式,像我这半年在台湾单车环岛旅游75天,加上「居无定所实验计划」Long Stay的生活花费总共不到10万元(半年总花费一览表),比去一趟10天的欧洲之旅团费还要便宜,即证明就算是住青旅,也一样可以住到又便宜、设备又好、干净舒适的环境。每天有人跟你问早问安,你可以安静做自己的事,也可以和投缘的旅客交换心得,并且得到很多合作机会,好处多到说不完,我只有后悔没有早点想通!

我也不是说买房地产的人都错,只是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擅长的投资方式不同,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最好的理财方式,不需要向人交待,当然,就更不需要跟无知的酸民交待啰!

本文分享自身经验,目的是解开「一定要买房才能安享晚年的迷思」,若别人的经验与您的观念不同,也毋需漫骂。

参考别人的经验与观点,有可能激荡出更棒的想法,因为我就是秉持这样开放的观念,才能不断的创新过日子,让自己不要活在过去的窼臼里,不希望自己生活一成不变,不断的跳脱与滚动,是我人生充满活力的主因,也是我乐活人生的目标。

本文转载自《粉圆妹趴趴走》,原文为:【退休理财】解开迷思:300万元房子的租金收入 VS 300万元基金的配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