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比打骂更有效 古人提倡七不责
一名遭受老师体罚的西安小学生,哭着描述棍棒的粗细。(CFP)
孩子犯了错,家长应该责备,但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不该责备呢?明朝就有人提出「七不责」,不要在大庭广众下骂孩子,也不要在孩子哭泣时加以责骂。古人早就知道,爱的教育比责罚更有效。
人民网、《法制日报》微博称,明朝思想家吕坤提出的「七不责」,包含对众不责,就是在大庭广众下不责备孩子,保护孩子的尊严;睡前不责,因为此将造成孩子的情绪低落,影响睡眠品质;饮食不责,现代的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的消化系统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情绪的好坏与消化的好坏成正比。
悲忧不责,在孩子哭泣的时候不要责备,哭泣本身就是一种情绪宣泄,让孩子痛快地哭出来,家长们不要再雪上加霜;疾病不责,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更有疗效。
欢庆不责,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在此刻被责骂,经脉就会立刻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赶到惭愧,大人就不要再责备了,这时的唠叨也许会适得其反。
《人民日报》微博称,体罚对孩子的伤害很大,根据一项调研数据,受到家庭暴力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孩子;25.7%的孩子会感到自卑,22.1%的孩子会表现冷酷,超过5成的孩子会感到暴躁,这些都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潜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