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学者:再不减少碳排量 全球高温将持续到2025年
极端气候的特征每年都日益明显,不是夏天极热,就是在冬日时出现反圣婴现象的极冷,最新研究发现,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再不减少,类似今年一样的最热年有可能一直持续到2025年都是种常态现象,再也不是我们熟悉的四季均分于一年中,冬天都会来的很晚,却异常冷冽。
今日《美国气象学会公报》发表一份来自澳洲Sophie Lewis博士的研究,他表示如果未来几十年都是以同样的碳排放量给予地球,那么这种极端气候绝对会变成常态,且全球气候存在「回不去」的事实;但只要我们正视「碳排放」问题,虽然回不去,却还能将全球均温降至适当的范围内,使其不再持续升高。
▲早期北极冰川以冰层的形式飘着,但近年的水流速度都比河川冲刷速度还快(图/翻摄北极挽歌)
暖化让冬天来太晚、原本该冷的高山不再冷,积雪不够多导致春天融冰减少,上游水量不足导致缺水。而研究人员也用了气候计算模型来测量12月至2月的季节性气温,澳洲、欧洲、亚洲都被归纳在检测地点,而澳洲是全球气象中的指标,有着「矿坑中的金丝雀」一样的效果,在2013年夏天,澳洲气温破了史上纪录,竟高达50℃,更证实这种极端气候绝对是人祸导致天灾的最佳因素。
▲矿坑中的金丝雀(图/翻摄于网路)
※注:早期英国,在矿坑中会养金丝雀,只要矿坑内有一丝瓦斯,牠的焦躁不安会如同警报器一样提醒矿工逃跑,因此澳洲地区的气候具有指标性的参考值。
根据Sophie Lewis博士的预测,纽西兰周围的海平面变化,在本世纪会提高5~10公分,直至2100年温度也会上升。气候带来的海水倒灌,会让陆上能使用的淡水减少,更多的暴风圈会从海上来,众多气候的问题并非由一个家或一块土地来承担;就连台师大环境教育研究所的所长也在《明日之吼:气候变迁下的台湾生机》论坛中提出「台湾碳排量是全球平均的三倍」,气温的升温不仅是体感上的改变,更多细微的冲击会从季节、物种上逐渐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