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德华快评》荒诞的疫苗决策

陈时中。(图/本报资料照)

从「有苦难言」、「外力介入」,到「有人不希望台湾太高兴」,一个疫苗竟能如此折腾,一切推给阿共仔。但这说法,用在采购德国BNT疫苗却经不起考验在商言商,除非签订「除外条款」,没道理绕过独家代理迳自出售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与其切香肠,不如公开实情,让大众了解真相。

后疫情时代国人引颈期盼疫苗采购。联合国月中报告指出,世卫秘书长德塞证实疫情在2月8日当周,来到2020年10月后最低点,和2021年第一周相比,确诊病例已减近半,尽管变异病毒防控,但已显示疫苗功能奏效,有望成为下一步各国解封、经济复苏的分水岭

疫情指挥中心曾表示,透过COVAX平台、采购AZ、莫德纳疫苗及国内药厂二期紧急使用权,到年中可达3000万剂疫苗,但专家早指出,台湾达群体免疫至少7成民众要施打,换言之,起码准备3500万剂。BNT这500万剂,就成了台湾解封的关键

大陆国台办日前回应,去年3月上海复星与BNT签署包括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区独家代理权,这是国际商业合约,又哪有撇开代理商迳向总公司洽购之理。复星为此已给付BNT23亿台币授权费,还投资了5000万美元。

若依商业伦理,避开独家代理取得总公司迳售只有几种可能,一是合约注明「除外条款」,二是以水货模式平行输入」;若两者皆非,除非复星在指示下愿「惠台」疫苗,否则总公司违约可能负担高额赔偿,得不偿失。

民进党意识形态治国,导致决策失误才是主因,其他都是牵拖与卸责。最糟糕的是,面对攸关生命的重大议题,还夸夸其谈面不改色,实在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