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仙

扮仙⊙摄影/范毅舜

日日春、年年春,大家身体健康,在家享和乐,出外保平安,孩子在校会读书,大人工作赚大钱……」下午吉时一到,戏台报幕声响起,日戏(正戏)上演前的扮仙就要登场。

野台戏演出大多与宗教节庆有关,为此在日戏上演前都会有为神明祝贺,为百姓祈福的扮仙戏。扮仙戏大多是一种情节简单、内容平淡的短剧,演出时间通常在二十至三十分钟之间。它的艺术性不高但宗教性极强,具有一种仪式功能,台湾非公演形式的民间戏曲表演,在正戏上场前,一定会有扮仙戏。

而野台戏最常演的扮仙戏有不需要太多演员的《三仙白》、《三仙会》,或需要更多演员参与的《八仙》、《天官赐福》。

演给神明看的「扮仙」往往比能娱乐大众的正戏还来得重要(正戏可不演,仙不能不扮)。民间规矩,戏班若碰上不可抗力以致于无法继续演出时,只要扮过仙了,就算完整演出,邀请单位仍得悉数支付酬金

我很喜欢天人合一、带有浓厚祝贺与祝福之意的扮仙,某些大型庙会的扮仙更是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明华园天字团在台南盐埕北极殿的扮仙演出就是个绝例:是夜大雨滂沱,仍驱散不了戏台下民众的热情,当庄严锣鼓声响起,大幕一开,象征福禄寿的三仙已安坐在舞台中央,在报出神明生日,说了无数吉祥话后,三仙邀请各路仙子,一同前往祝寿当众仙来到华堂花女载歌载舞,文武财神一字排开的阵仗丰溢壮观地叫人沸腾不已。而最令人感动的是该团的当家小生陈昭香女士,不因自己是剧团台柱,仍与晚生一起扮演众小仙,诚心地向保生大帝祝寿。那丰盛却又隆重无比的气氛,让人山人海的庙埕广场宛如天上人间,只觉得天上的寿诞盛会可能也不过如此。

秀琴歌剧团在十二佃的演出也让人印象深刻,原来庙方为庆祝建庙两百年,特别回大陆谒袓迎取香火,由当地子弟组成的宋江阵,自台南机场将香火迎回走进庙埕广场时,庙方钟鼓齐鸣四境烟火燃放,戏台上乐音响起,秀琴歌剧团特地穿上最华美戏服,以隆重大礼扮仙,那热闹又庄严的氛围让人领教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扮仙虽是人身企盼的终极投射,有时却也力不从心,我在小琉球惊见在岛上演出有段时日的千叶兴剧团,当看见几位老演员在酷热天气下,挥汗如雨地穿着厚重戏服扮仙,他们的庄严法相及专注眼神仍掩不住身心的疲惫,让人看得心疼。

扮仙戏最有趣的部分是在结束前都会有例行的洒仙酒,尤其是扮演《大醉八仙》时,在台上喝得酩酊大醉的仙人也会将酒自舞台洒下,雨露均霑地与台下观众分享。洒酒之后,八仙更会将庙方或民众提供的糖果饼干自舞台上抛下来。当台上的八仙用力地将糖果饼干甚至是红包抛下,大人、小孩纷纷以纸箱水桶抢接的画面,十分有趣。

我喜欢扮仙,更爱隐含在它背后的祈祷祝贺之意,它在在显示生而为人及生存的不易。据说小琉球三年一度的王爷庆典前夕,长年在外捕鱼的远洋渔船,都会想尽办法,加足马力自全球各地赶回,他们要在野台戏第一个锣鼓点敲下前赶回为神明庆生,感谢祂一年的保庇。

说来难以置信,据说当庆祝王爷生日的野台戏锣鼓一开,那一整个星期,二十四小时戏剧演出都不能中断。而庆典前夕那一个星期,归心似箭的渔船,在海面上点点出现的盛景,是很让人难忘的。

每个正戏开演前的扮仙,虽有酬神之义,但更有为信众祈福的诉求,这一个具高度象征意义的演出,让我不免想起,田永成校长曾对我说的经历。他说小琉球的成年人都记得童年就学时最怕大人来学校找人,那通常是表示家里出了事。田校长说他有回从教室被唤出,在极度惊吓中被告知自己的叔叔已海难丧生,而他被唤当下的忐忑心情,让他这一辈子都无法忘怀。

「四时无灾大赚钱……」我在那一个借着扮仙向上苍祈盼圆满人生的戏台底下,衷心祈求天上神明借着祂子民的诚挚扮仙,保佑所有信众都平安健康。(本文摘自《野台戏》一书,时报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