㕵报社评》李强知台新内阁 两岸优先拚经济
社评
刚落幕的大陆人大、政协两会,聚焦在高层人事换届与经济建设,并未对政治问题,尤其两岸政治过度着墨,对台政策呈现务实、缓和的基调。可以看出,国际舆论愈是关切台海何时「开战」,北京就愈释出两岸和平交流的讯号,这是成熟理性的做法。
新人事闽南背景多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延续中共二十大常委会「知台」色彩浓厚的新人事,新出炉的李强内阁「台湾经验」色彩鲜明,两位前国台办副主任升任部长级阁员,是大陆建政以来参与两岸交流最深的内阁班子。不仅如此,「闽南背景」财经阁员众多,相信会给两岸关系,尤其经贸关系带来新的变化。
去年二十大后升任政治局委员的新任副总理何立峰,将成为李强内阁的财经事务总管,他在福建出生成长,厦门大学毕业后在泉州、厦门、福州工作25年。发改委新主任郑栅洁、退役军人事务部长裴金佳,都是闽南人、从福建基层官场起步,曾任国台办副主任,续任的财政部长刘昆自幼在闽南长大、厦门大学毕业。
尽管北京对台决策权掌握在党务而非政务系统,但政务部门的执行仍然重要,李强新内阁的「闽台经验」,应可以为两岸关系带来新的想像和期待:首先,福建人对台湾有天生的亲切感,思维方式与台湾人相近;其次,福建官员与台湾政商人士打交道频繁,他们处理涉台政策会更容易「上手」,更能体会两岸交流的重要性。
事实上,这次两会从北京各个层级、各个管道传出的涉台讯息看,习第三任期对台工作重点,是务实层面的两岸经贸交流、人员往来。除了习近平在闭幕演说上重申「积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王沪宁在「台湾代表团」表示要坚定不移促进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以外,新当选总理的李强,在记者会上也大吹和风,表态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相较于上述宏观论述,最值得留意的是,大陆商务部长王文涛在此次两会上与台湾代表团座谈时表示,大陆将深化两岸贸易、产业合作,助力台胞、台企更好融入大陆新发展格局,在陆台企可享受《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优惠,获得更广阔市场,促进两岸经贸健康发展。换言之,北京对现阶段两岸关系,是有明确、具体的政策议程,那就是「拚经济」优先。
促进经济双向融合
「拚经济」意味着民生福祉优先、政治分歧搁置,这就可以解释,为何陆方近期重启两岸协议沟通机制、密集会见台湾各界基层参访团、并对民进党政府松绑两岸直航表示肯定的一系列新动作。虽然是经贸优先,但「拚经济」的对台政策反而具有更浓厚的政治意涵,那就是大陆不想两岸紧张、更不想打仗,直接回应了国际舆论对台海爆发军事冲突的担忧,也意在对外表明:挑起台海动荡的不是陆方。
台湾社会应该乐见大陆将对台政策重点,回归到经贸合作层面。中共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回顾2008至2016年的两岸和平发展时期,2015年之所以能实现马习会的「上层建筑」,正是因为有ECFA与两岸经贸大交流的「基础」。遗憾的是,由于2014年太阳花搁置服贸、货贸协议生效,过去10年两岸经贸关系虽有进展,但相当不平衡,再加上美中贸易、科技、金融斗争激烈,两岸「经济基础」进入多事之秋。
李强在记者会上说,希望台商「愿意来、融得进」。未来闽台经验丰富的大陆内阁还应思考:如何促进两岸经济双向融合,让台湾民众、企业更紧密地融入两岸经济圈。一方面,大陆商务部长提及的RCEP是一计良策,另方面,民进党也应以「解铃还须系铃人」为念,将搁置9年的《服贸协议》生效,这是和平保台的关键。若台湾重启《两岸服贸协议》,大陆容许台湾以世贸或APEC模式加入RCEP,相信两岸经济融合可以展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