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两岸经济各有难题 更需合作

旺报社评

台湾在投资及出口两大引擎带动下,GDP成长率上调至6.09%,创11年新高,人均GDP突破3万美元,大幅拉近与南韩的差距。IMF推估台湾人均所得可望于2024年突破4万美元大关,并于2025年超车南韩,民众无不兴奋莫名。

人均超车南韩有疑虑

IMF推估台湾人均GDP有机会超越南韩,取决于三大要素:经济、人口及汇率。特别是在经济方面,IMF认为,近几年面对中美贸易战、供应链重组及新冠黑天鹅等多方面冲击,台湾被推到相对有利的位置。尤其全球半导体晶片强劲的需求,及数位时代的5G通讯产品,台湾在全球制造链占据关键地位。

顺着这股潮流趋势,未来5年(2021-2025)台湾经济预估将成长30%,领先南韩的22%。同一时段台湾人口将衰退0.7%,南韩则成长0.2%,一来一往,两国人均GDP的差距会逐渐缩小,甚至互换领先。而新台币的升势也一直强于韩元,以美元表示的人均GDP会跟着水涨船高,强势新台币成为助推台湾人均GDP超车南韩的关键。

上述推估,乍看之下相当合理。若仔细推敲却有问题。光就经济成长预测这点,一些重要的前提假设,明显未纳入最新趋势。比如中美贸易战,自拜习会相互释出善意后,慢慢出现融冰迹象,接下来台湾在供应链的角色,是否还能像原先那样如鱼得水,恐怕犹未可知。在这样情况下,据此得出的预测结果,自然也就容易形成偏误。

另一方面,因人口负成长,导致人均GDP被跟着放大,显然不是一件好事。人口是产出的重要投入因子,背后代表的是长期生产力,当人口成长趋势逐渐下滑,甚至衰退时,生产力自然也会跟着减弱。过去大陆经济为何可以快速成长?现在东南亚市场发展潜力为何受到高度关注?绝大部分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人口红利。换句话说,对于一个人口逐渐衰退的国家来说,想要让经济永续成长,根本是缘木求鱼。这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国安问题。若把此视为拉升人均GDP的利器,无疑是竭泽而渔。

犯了GDP至上论缪误

大陆公布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知名公众号「宁南山」曾忿忿不平,认为经过40多年的经济改革开放,大陆竟然没有一个城市人均GDP高于台湾,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一件事。尤其是北上深广这4个一线大城市,2020年人均GDP与台湾平均差距还超过5000美元,将不利于两岸统一大业。他认为,大陆若无法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赶超台湾,两岸制度之争就会落于下风,不利统一后的治理工作,因此,大陆应喊停惠台政策,才不会让两岸差距愈拉愈远,这同样是犯了GDP至上论的错误。

读过经济学的都知道,评估一国的经济发展有许多面向,GDP只是其中一项。大多数已开发及先进国家,早已不把人均GDP当成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也就是说,象征经济总量的GDP,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当发展到达一定水准之上时,更应该重视的是经济成长中「质」的部分,包括环境保护、所得分配及社会福利等面向。近年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企业治理(ESG)、永续发展目标(SDGs)、企业社会责任(CSR)等指标,逐渐受到各国家、企业及民众重视,成为显学,就是最好的例子。

现阶段,对同处于重大经济转折与拐点的两岸来说,大陆要调整经济结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台湾则需冲刺产业升级转型、追求永续成长。双方目标虽有差异,但方向基本一致。两岸政治关系紧张,但企业家峰会仍能达成共识,台湾企业将赴大陆造林累积碳信用,这是恢复两岸民间交流热情的开始,期盼两岸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环境保护、经济永续与社会治理等问题上,展开具有前瞻性的对话。毕竟,不管两岸再怎么针锋相对,让人民过上真正的好日子,是主政者责无旁贷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