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韩批中「对美国随波逐流」 环时讽:听听就好北京莫睬它

北韩试射「北极星2号(Pukguksong-2)导弹,引发国际关注。(图/CFP)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北韩日前成功试射地中长程弹道飞弹「北极星2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却指出,中方反对北韩违反联合国决定进行有关发射活动。北韩官方朝中社》23日罕见发文指责,「一个以大国自居的国家没有政治主见,对美国随波逐流」,并在文末署名「正笔」。对于北韩媒体的公开批评,中国官媒环球时报》也在隔天以「朝鲜官方媒体竟然这样批中国,北京莫睬它」回击。

《朝中社》23日以「卑鄙的做法、低级的算法为题,内容写道世界主流媒体皆证明,北极星2号事前探测、拦截或先发制人打击都是不可能的,但「唯有口口声声标榜友好邻邦』的周边国家却说这『不过是初级阶段核技术』、『朝鲜会最吃亏』云云,刻意贬低朝鲜此次发射的意义。」虽未指出友好联邦的周遭国家是谁,但外界纷纷揣测对象就是中国。

《朝中社》内文显示,他们甚至以毫无法律依据的联合国「制裁决议」为由,肆无忌惮地采取非人道措施全面断绝了涉及改善民生的对外贸易。 一边在嘴上动辄念叨联合国「制裁决议」不应对民生产生负面影响,另一边却采取这样的措施,实际上同敌对势力要搞垮朝鲜制度的阴谋大同小异。

▲北韩《朝中社》23日以「卑鄙的做法、低级的算法」为题,暗批中国对美国随波逐流。(图/翻摄自《朝中社》)

文章表示,一个以大国自居的国家没有政治主见,对美国随波逐流,却辩称这一卑鄙做法意在制止核计划,而非对朝鲜的民生造成影响。对此,世界良知讥笑说「人多地广的邻国迎合美国制裁朝鲜」,而敌对势力却喜不自禁,大呼快哉。

内文也写道,北韩仅使用几年的时间,便制造出他国花数十年研发的武器。「他们以为只要切断小小资金的来路,便会使朝鲜无法制作核武器与开发洲际弹道火箭。这本身就是幼稚可笑的。」并称将用这些武器,来靠自己的力量维护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文末也指出,北韩将坚持沿着并举的道路走到底,依靠强大的核遏制力痛击美国及其追随势力,赢取最后的胜利

《朝中社》全文

12日,朝鲜在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英明领导下,试射「北极星-2」型地对地中远端战略弹道导弹取得完全成功。这一大快人心的壮举霎时轰动了全世界,国际社会对朝鲜的核打击能力取得长足进展予以肯定。

世界主流媒体一致热评说,朝鲜成功试射「北极星-2」型弹道导弹证明用卫星事前实施探测、拦截或先发制人打击实际上都是不可能的,昭示了朝鲜的「战略优势」。

但惟有口口声声标榜「友好邻邦」的周边国家却说这「不过是初级阶段的核技术」、「朝鲜会最吃亏」云云,刻意贬低朝鲜此次发射的意义。

金正男被刺后,金正恩政权快要垮台的说法一直甚嚣尘上。(图/翻摄自网路

他们甚至以毫无法律依据的联合国「制裁决议」为由,肆无忌惮地采取非人道措施全面断绝了涉及改善民生的对外贸易。

一边在嘴上动辄念叨联合国「制裁决议」不应对民生产生负面影响,另一边却采取这样的措施,实际上同敌对势力要搞垮朝鲜制度的阴谋大同小异。

一个以大国自居的国家没有政治主见,对美国随波逐流,却辩称这一卑鄙做法意在制止核计划,而非对朝鲜的民生造成影响。

对此,世界良知讥笑说「人多地广的邻国迎合美国制裁朝鲜」,而敌对势力却喜不自禁,大呼快哉。

仅用几年的时间制作出换了别人就需要花数十年功夫的核武器,还在半年的期间全靠自己的力量和技术健全新的最尖端战略武器系统的,就是朝鲜无尽强大的国防工业

南韩民众看北韩金正男遇害消息。(图/路透社

他们以为只要切断小小资金的来路,便会使朝鲜无法制作核武器与开发洲际弹道火箭。这本身就是幼稚可笑的。

朝鲜有金日成同志金正日同志毕生缔造的自立国防工业,有高举「党中央的战略构思和意图即是实践」这一信念口号,以你死我活的觉悟奋斗不息的国防科技工作者,因此将随意大量制作出任何人未曾见识、任何国家也未曾拥有的各种最尖端武器。

朝鲜将用这些武器,靠自己的力量维护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朝鲜人民从当前的现实中再次真切地感受到劳动党的并举路线是千真万确的。

朝鲜将坚持沿着并举的道路走到底,依靠强大的核遏制力痛击美国及其追随势力,赢取最后的胜利。

作者:正笔(完)

▲由北韩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全程指导试射「北极星2号(Pukguksong-2)」。(图/路透社)

对于北韩的公开指责,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在24日以标题「朝鲜官方媒体竟然这样批中国,北京莫睬它」回应,内容指出,让平壤的官方媒体闹一闹,或者说「让子弹飞一会儿」,这对中国来说无大碍

《环球日报》全文:

文章抨击那个「口口声声标榜「友好邻邦」的周边国家」以及「以大国自居的国家」,称它「没有政治主见,对美国随波逐流,却辩称这一卑鄙做法意在制止核计划,而非对朝鲜的民生造成影响」。

朝鲜官方媒体过去也曾不点名批评过中国,但这一次的用词空前激烈,足以构成中朝关系的一个「事件」。看来中国近日宣布到今年底以前暂停从朝鲜进口煤炭,让平壤感到了痛,也激怒了它。

本报编辑部认为:

第一,北京应坚持严格执行安理会决议的立场,不受平壤对此采取什么反应的影响。

第二,至少在一段时间里,不与平壤的冲动态度一般见识,不主动升级双方的隔空语言冲突。

第三,稳稳保持既坚决反对朝鲜拥核、又尽量维持对朝正常国家关系的基本路线。不对平壤做无原则的让步,也不逼它。

▲对于北韩《朝中社》的公开指责,中国官媒《环球时报》以「朝鲜官方媒体竟然这样批中国,北京莫睬它」回应。(图/翻摄自《环球时报》)

我们要对以下事实充满信心:中朝关系不是当年的中苏关系,二者的实力对比、纠纷性质、地缘环境都不可同日而语。朝鲜没有能力与中国全面对峙,它会有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举动,但很难进一步将它们转化为对华地缘政治行动。在当前东北亚战略格局不变的情况下,中朝不会有实质对抗。

让中朝关系彻底破裂不符合平壤的利益,因为它在现有体制下与美韩完全改善关系几无可能。即使美韩肯向平壤展开怀抱,这对后者也是不可承受的险棋。要融入美韩的体系,意味着朝鲜必须开放,它将带来平壤的政治风险,而美韩肯定不会帮朝鲜克服那样的风险,它们更可能选择趁机颠覆朝鲜政权。

只要中国愿意保持中朝关系的平稳底线,就能做得到。只制裁朝鲜,但不与之敌对的中国,比中国变成「第二个美国」,对平壤来说还是要好得多。另外,中朝边境有一点贸易,总比它变成「第二条三八线」,也更有利于平壤。

▲被誉为「超级火炮」的PLZ-52型155毫米自行炮,是中国自行火炮产品的最新、最先进型号,拥有火炮威力大、系统集成多元化,附属车辆特别多等两大特点。(图/翻摄自兵工科技 微信公众号)

朝中社的评论没有点中国的名,很可能是平壤希望通过发这样的文章向北京施压,促使北京为了保持中朝传统友好关系而在制裁的问题上往后退。此外该文以署名评论的形式发表,而非社论,显示平壤还想留点余地。

北京在与特朗普新政府的沟通中都做到了保持定力和恪守原则,这个国家长期处在「大风大浪」中。对朝关系如今成了难题,但对这个「难」,中方有更多顺其自然的资本。

让平壤的官方媒体闹一闹,或者说「让子弹飞一会儿」,这对中国来说无大碍。我们还是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欢迎朝鲜更理性地看待中国对安理会决议的严格执行,也欢迎它随时恢复对中朝关系的建设性姿态。中朝应为友好邻国,谁都不该幻想其他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