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公宅马郝「空白十几年」 林钦荣:柯市府进度闪电进行
台北市副市长林钦荣2014年随着市长柯文哲回到熟悉的台北市服务,主管都市更新,同时也接下了最困难公宅兴建任务。回忆过去3年半,林钦荣不讳言的说,「台北市是一个很难搞的城市」,但台湾是多元社会,大型工程必定是要经过说服、辩论,考验执政团队的耐心。对于台北市的公宅历程,林钦荣说,扁时代以国民住宅条例的国宅为主,但马郝时代则是「空白了十几年」,到了柯时代则是「闪电进行」,短短4年不到的时候发包1.2万户。
比较柯文哲与过去扁马郝时代的公宅政策,林钦荣笑说,陈水扁时代时还在市府任官,接着到了马英九、郝龙斌的时候就到全台湾流浪,「公共住宅也不过是在郝市长的时候比较明确」,而柯文哲是以闪电般的速度推动,所以35个案子满地开花、一起推动,虽然过程中跌跌撞撞,「一个团队很难在短短4年不到的时候发包1.2万户,30年的国民住宅处在台北总发包量5万2000户,但是30几年!」
「在短短4年不到发包1.2万户,但是要如何控制它的品质?我觉得我们在做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林钦荣说,3年多来推动公宅的经验,可以说是体现出台北市民对公宅在纠结之中的转变。林钦荣以位于大直重划区的培英公宅为例,自己过去召开会议也受到很大的羞辱,但最后仍顺利整合意见支持兴建,「我可以体会到,那地方是要更好的沟通,眼见为凭的告诉别人你做了什么,我想这是我的触动。」
北市公宅策略 马郝时代「腾空15、6年」
林钦荣表示,陈水扁的时代还是依赖国民住宅条例,且那个年代的氛围国宅是以「卖」为主,但随着扁任期结束,接任的马市府适逢国家政策转变,国宅政策走入历史,但没有所谓的住居环境的政策照护,「事故,应该是腾空了十几年,台北市累积了15、6年来的腾空,对这块完全是空白。」
「马先生跟郝先生的时候是空白了十几年。」林钦荣说,那时候情境在快速转变,年轻人亟待有一个好的或是住得起的房子,从这条件来讲是空白了十几年后不断的纠结,直到郝市长末期时开始做,「推了2个,很辛苦,但到柯市长就任后只是发包而没动工,我们现在是做了35个兴建,同时把旧的收一收,总共1.9万多,我觉得是mission imposible but somehow incredible。」
「接下来,我仍认为有潜在对公宅的迷思,不愿意接受的还是会有。」林钦荣表示,虽然民众的观念已经大幅转变,但是当公宅真正落到你家旁边的时候,你还是会不喜欢。最重要的,莫过于不断的沟通。他以广慈案为例,当地6位里长事最原始的反对者,质疑地质有问题、要环评、降户数,「明白讲,他们就是害怕住进来的不是他们喜欢的人」,最后仍手牵手一起支持公宅兴建;培英公宅本来是190户,现在降到90户,居民仍然有意见,「但是没关系,我认为,这就是考验执政团队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