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真的是一种病!与腼腆内向不同 试试7题自测

▲恐惧示意图。(图/达志影像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很多人常常会说,自己有「社交恐惧症」,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不过,在心理咨询医生看来,这只是给自己扣上帽子而已,因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有些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而社交恐惧症则是一种疾病,会导致部分社会功能丧失,甚至是网瘾酒瘾毒瘾等。

根据大陆山东齐鲁晚报》引述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朱君指出,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主要是指患者在面对正常的社交场合会表现出与周围环境、事物相符合的恐惧、焦虑情绪。「其实就是植物神经自律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头晕、出汗,严重者甚至无法控制大小便。」

朱君说,从心理角度分析,通常认为社交恐惧症患者严重缺乏自信,对自身要求很高,但却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这和成长经历有关,有些父母孩子要求非常严格,无论孩子做到什么程度,给出的都是负性评价,没有表扬的时候,让孩子心理严重受挫。另一个极端就是父母对孩子过于保护,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伤害,替孩子包办所有事情,导致他们缺乏锻炼。」

朱君进一步表示,如果父母中一方患有社交恐惧症,或者幼年曾遭遇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等事件,也会增加孩子社交恐惧的风险

▲恐惧示意图。(图/达志影像)

社交恐惧症往往导致社会功能部分受损,甚至丧失。朱君在门诊中发现,其实很多辍学、有网瘾或酒瘾等物质依赖的人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

「很多人把社交恐惧症与腼腆内向混为一谈。」朱君解释,腼腆内向只是一种性格,虽然在社交方面可能缺乏优势,但不会因此出现心慌、焦虑等过度反应

有些人会特别讨厌和陌生人说话,能打电话解决的问题,就绝对不会约见面,能透过讯息联系,就绝对不会打电话。对此,朱君指出,单纯从这种行为和心理上来看,不算社交恐惧症,关键还要看这样做的原因。「有人是为了节省时间,有人则是回避型性格的体现,如果是后者,则需要调整一下心态。」

手机示意图。(图/CFP)

报导也提供具有临床意义的社交焦虑症诊断标准大家可以对照自测,如果觉得自己符合以下全部建议接受专业帮助。

A.在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境下都感到显著的恐惧或焦虑。社交情境例如:与人互动(谈话,见一些不熟悉的人等),被观察、被注视(吃饭或者喝水等),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如发言等)

B.担心自己的表现(或者让别人看出自己的焦虑)会被负面评估(例如会让自己尴尬、导致别人拒绝自己等)

C.几乎所有的社交情境都会唤起这样的焦虑或恐惧

D.由于极度的害怕或焦虑,患者会主动回避社交情境

E.这种害怕或焦虑是不合理的,相应的情境本不应该激发这样的恐惧(意思是说,假如一个在战场上,情境本来就可怕,那就不符合这条标准)

F.这种恐惧、焦虑、回避通常会持续半年以上的时间

G.这种恐惧、焦虑、回避给患者带来了不可忍受的痛苦,或者对生活造成了显著的影响(例如无法好好上班、工作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