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系列特效揭秘 CG技术大显神通

本站娱乐独家报道(伊尔蒙/文)备受瞩目的暑期档科幻大片变形金刚2》即将上映,对于这样一部在全球引发观影热潮的特效大片,“视觉特效”所创造出来的机器人,以及那些匪夷所思令人叹为观止的战斗场面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绝对主角,其幕后自然有无数有趣的制作花絮,我们将从电脑特效(CGI),现场特效,影片后期合成等方面为您全面揭示两部《变形金刚》真人版电影的诞生。

特效揭秘之一:角色设定颠覆传统

两部《变形金刚》的导演迈克尔·贝是远近闻名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导演,看看他的履历表:《勇闯夺命岛》,《绝地战警》,《珍珠港》。哪一部不是标准的火爆动作戏,但这位同志并不是一位地道的金刚迷,甚至连了解都算不上。这也就是为虾米当初“金刚们”的造型刚一曝光就引来无数钢丝质疑与指责之声,因为他认为原著动画中那些呈原始几何体拼凑而成的机器人造型设定实在是太呆太傻,并不能完全照搬并呈现到真人版电影中。所以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其造型能够符合当今人们对酷炫的审美标准。

在经过一番论证和反复修改下,他们用极具实验风格色彩的美漫画风对角色造型做了大胆设定,那种立体饱满而又渗透着工业设计风格的形象跃然纸上。很多人会觉得机器人们变成了“异形”和零碎部件拼起来的大玩具,甚至总觉得他们身上的铁片和各个关节处的铰链都会轻易脱落。但这让机器人看起来更加拟人化和精干,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如此改造才能使之适合在大银幕真人版中现身。从满身的“金属碎片”到每个细节处的肢节展现,都近乎完美。

汽车人的领袖擎天柱,高28英尺(8.53米),超过1万个(10108个)几何体零件。脸部200多个零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单独调节而形成表情。而他的死对头威震天足有35英尺(10.67米)高,而“威震天”从原著中的变形大炮成为外星战机,也在当年让一众钢丝大跌眼镜。到了第二集,“威震天”将复活,变形体也将成为一辆重型战车,不仅胳膊将比以往变得细长,后背还将被装上推进器,可在短距离内快速飞行。完全颠覆原作的设定也让人耳目一新。而“大力神”的登场也将令人赞叹不已,其全身拥有五万个独立的能活动的元件,整个造型突出力量感,剧组有意强化了他的上肢力量,基本上他的活动都靠匍匐爬行前进,即使如此,他不起身直立的身高也达到了16米,堪称特效史上最恐怖的挑战

特效揭秘之一:角色设定颠覆传统

特效揭秘之二:机器人实体化历尽坎坷

特效揭秘之三:现场特效精彩不让CGI

特效揭秘之四:数码合成神奇再现

特效揭秘之二:机器人实体化历尽坎坷

“《变形金刚》真的是一个转折点!”Oscar最佳特效奖得主LIM的特效监督Scott Farrar如是说。“机器人曾在众多电影中出现过,象星战中的C-3PO。但是当我们回顾一些电影的时候,除了那些穿着橡胶服装在微缩模型前表演的把戏,我们找不到任何其他的东西了。我们发现我们将要面临一场挑战,我们必须去做一些我们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对于“工业光魔”(美国老牌特效制作公司)来说,如何完美的呈现出机器人们的造型,变形过程,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挑战。

首先,美工人员将与概念设计师一起根据“原型体”画出剖面图,并把机器人们的零件形状与结构标识来。由于老贝(以下均对迈克尔·贝这样称呼)对设计工作提出了“极度真实”的标准,美工人员在草图阶段就得考虑机器人变形的形态以及全过程:像机体各部分与机器人形态下头脑躯干四肢的对应关系,各部位该怎样移动,零件如何重新排列组合。这时的二维精细图就是要为接下来的三维建模和动画渲染做好准备。

三维模型是赋予虚拟角色生命的一个最关键的步骤。像《变》中这么多的机器人,要完美展现其造型和身上的每一个复杂的细节那是一个超大工程。据“工业光魔”的制作人员称,他们最头疼的制作是“擎天柱”,“威震天”和“铁皮”。而单单“擎天柱”一个角色,就包含一万多个需要建模的零部件;“铁皮”的设计更是复杂,单单是他的“两杆大烟枪”,就有上万组件!至于“威震天”大人,它那异常复杂的铰链式结构光是看看就已经让人眩晕了。制作人员们把之前的造型图通过扫描实体模型获得初始粗糙的形体轮廓。接下来就是在程序里打开扫描而得的模型,将其分解为各个部分,例如头、躯干和四肢;然后根据所得蓝图构建模型;最后将完成的肢体详细模型重新组合成整体。按照工业光魔内部人士的说法,如果将本片三维建模过程中所使用的多边形(三维建模中的最小元素)一个紧挨着一个连接起来,其长度足以去月球一个来回,剩余的多边形还足以建起两座罗马斗兽场!回想第一集中对于“擎天柱”与“大黄蜂”有不少面部特写,观众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擎天柱”眼珠周围的细小铁条、以及“大黄蜂”踝关节处的各种不同齿轮和铰链。

三维建模之后,还要对虚拟角色们进行表面纹理处理,这样才能更加逼真传神。拿“擎天柱”来说,无论是车身表面的火焰纹身,还是镜面不锈钢保险杠的光反射效果,都非常完美,给人以非常炫目的感觉。在《变形金刚》制作过程中,Farrar对汽车也有了更多了解。“我们研究汽车的油漆到底看上去是怎样的。我们研究在阴影下,在清晨,在中午,在室内,氙灯下,霓虹灯下汽车表面的效果。镀铬,抛光铜等金属看上去究竟是如何的。汽车的表漆和涂装用CG表现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汽车在不同的角度有着完全不同的色调。并且无论你是否认识到,每个观众都很清楚到底阴影,反光和太阳产生的反射高光是怎样的。” 除此之外,《变形金刚》中的汽车和机器人都得反射周遭的环境。“我们添加了一层反射层”Farrar解释到“这层反射层包含了从照片中得到的街道的反射信息,这是影象真实的至关重要的元素。”

最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用动画处理的“动作捕捉”了,将现实物体的动作数据记录下来,再使用相关软件输入并添加给虚拟角色,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活起来。为了让动作镜头更加真实,动画师在动作捕捉数据的基础上来调整动作。Farrar说:“在拍摄的时候看那些特技演员做那些特技动作是很酷的,可是我们需要合适镜头的动作。我们必须得按照物理原理来制作真实的动作。”为了制作机器人变形的动画,ILM(工业光魔)开发了一套专门的动态控制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让动画师任意将所选择的零件打组,比如车门上所有的螺栓。为了控制反射,ILM设计了一套光线追踪系统,可以选择性地用8K的环境贴图来渲染。电影里,你能看到建筑物在机器人身上的反射,当演员坐在机器人手中的时候,倒影也能反射到机器人上。在“工业光魔”工作人员的访谈中透露:“开始的时候,我们制作人员自己表演一下,体会动作,作为参考。我们把机器人们的“表演”,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肢体语言和头部运动上。接着我们开始做脸部的动画。例如擎天柱同学的脸部就没有两个传递表情的最重要器官——眼睑与眉毛,所以我们得创造性地利用它脸部上那些铁条与钢板来模拟复杂的眼神。一旦搞定眼神,嘴唇的模拟就会把所有表情综合起来,从而使得变形金刚们具有了拟人化的生命力。”而像“擎天柱”左突右闪的奔跑镜头、“铁皮”上蹿下跳的翻滚以及“爵士”HI翻天的手舞足蹈,都活灵活现的将“金刚们”的性格展现出来。但这样的特效制作的动画工作量是想法当巨大的,单渲染一帧画面,平均下来也需要30小时以上。

“工业光魔”的特效制作人员在谈到“金刚”制作过程时也说:“一个完整的变形过程要从零开始做的话,可能需要6个月的时间。尽然我们是在制作“变形金刚”,我们事先就清楚展现令人信服的变形过程不会很容易。要制作一个变形的镜头,我们首先要做出角色变形前后的静态模型,而且要尽可能的栩栩如生。每一个汽车人都有上千个零部件,其中部分是一眼就可以辨识出来的,就像你打开自家汽车的引擎盖会发现的那样。接下来,我们要做出骨架来方便做动画,让那些枪炮、喷射器和其他零件真正动起来。下一步我们通过动画程序让汽车上的大部件变形成机器人的模样。之后,我们要绞尽脑汁地计划如何将那些细小零件从汽车状态转换为机器人状态。动画过程完成后,灯光和纹理渲染会继续以使得它们与背景更为融洽。最后,要加进烟火、灰尘、火花等外部效果,将便形成机器人的“金刚”们更好地与现实环境谐调,让它们看起来更真实。”

而在即将上映的《变形金刚2》中,登场的机器人将多达60个,他们将辗转世界上更多的地方,如开场戏中的上海工厂、埃及金字塔等等;其次这些变形金刚也会和周遭的世界有更多的互动,在泥地里扭打、在树林里开火,他们会喷出鼻息、会流汗、会吐口水。上文中提到的“大力神”,将对人类展开大规模杀伤和破坏。《变形金刚》另一位编剧罗伯特·奥齐说:“大力神是一种无所不能的合体机器人,可摇身一变,变成他想要去消灭的人。他是绝对混乱秩序的代理人。”老贝说,“大力神”的造型还给该片执行制片人史蒂夫·斯皮尔伯格眼前一亮的感觉。他说:“斯皮尔伯格看了一眼,说‘这绝对是令人生畏的大魔头。’你能令他说出这番话,证明造型一定不错。我们这次准备了一些大家伙和小家伙,还有一些小不点儿。而更加怪诞的小东西,比如‘机器昆虫’,则会让影迷大呼过瘾。在原著和Hasbro玩具生产线,‘机器昆虫’体型庞大,但现在它们成了爬行的渗透者。”

特效揭秘之一:角色设定颠覆传统

特效揭秘之二:机器人实体化历尽坎坷

特效揭秘之三:现场特效精彩不让CGI

特效揭秘之四:数码合成神奇再现

特效揭秘之三:现场特效精彩不让CGI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现场特效”在如今这个CGI时代已经多少有些过时了,但其实即使是像《变》这样倚重电脑特效的视觉大片,其第一手合成前拍摄的现场特效还是影片的一大主流,不仅会节省一些成本并且还有电脑特效所不能比拟的真实感与质感

从第一集片头卡塔尔基地之战到公路追逐战,以及片尾汽车人霸天虎决战市区,现场特效形式制作的爆炸场景,追车戏都令人兴奋。为了拍摄出追车的动感,现场特效组根据老贝的意愿,专门设计制造了高速移动摄影车。这些车在车顶安置了可以操控的摄影摇臂,还有超强的抗震装置,使得摄像机即使在跟随汽车以100英里每小时的高速行驶时,仍能平稳地自由移动、从各个角度拍下紧张刺激的追车镜头。

在“大黄蜂”被“第七军”抓捕的大部分段落里,剧组还使用了模型拍摄手法。这种传统的拍摄方法在《星战》,《ET》等经典大片中都曾发挥过神通,也是好莱坞的惯用特效手法。模型的视效在细节方面未必是CGI的对手,但在“质感”方面确实无人能敌。好莱坞资深模型特效与化妆特效工作室KNB,为《变形金刚》制作了10个金刚们的大型模型,除了“大黄蜂”整体之外,还包括擎天柱的头部、“威震天”的腿部,以及“眩晕”的脚掌。

到了第二集,由于美国国防部的倾囊协助,剧组从航母到最新型的战机,以至于海军陆战队都能借来一用。并且还能实地来到白沙导弹实验场和美军废弃飞机仓库“埋骨场”进行实景拍摄。在一幕山姆和米凯拉在一村庄里逃出神殿被霸天虎追逐的戏里,两人被75名士兵和坦克同时开枪开炮乱打,当然打的是他们身后追逐他们的"隐形的外星人"。在爆炸戏里,炸药爆炸产生的时速700英里的气浪使一根眼睫毛都可成为伤人的利器,其结果是男女主角在这些爆炸中头脑空白只知道亡命的狂跑。更多现场特效的加入无非将使第二集变得更为火爆。

特效揭秘之一:角色设定颠覆传统

特效揭秘之二:机器人实体化历尽坎坷

特效揭秘之三:现场特效精彩不让CGI

特效揭秘之四:数码合成神奇再现

特效揭秘之四:数码合成神奇再现

《变形金刚》最为神奇之处,就是将一众CGI制作的虚拟机器人造型,虚拟场景以及现场实拍特效完美的合成在一起,从这个点上来说,它将是划时代的里程碑,为多种特效技术制作的合成树立了新的标准和模式。特效制作人员们同样揭露了第一集中最难表现的场景:“对于我们来说,最富于挑战性的场景之一,是一个所有五个汽车人同时变形的长镜头。镜头将以擎天柱为中心,环绕展现救护车(Rachet)、铁皮(Ironhide)、大黄蜂(Bumblebee)和爵士(Jazz)一起变形的场景。每一段都令人头痛。我们设计的动作是让它们在变形的同时展现各自的性格。每一个机器人都有数千个部件需要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分解、移动、组合。此外,这是一个夜景镜头,发生在一个潮湿而稍有雾气的地带,进一步加重了布光与合成的困难。”

当“擎天柱”向男女主人公展示“赛博坦”星球历史时,真人,实景,CGI合成,绿幕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而片中有些高尖端武器的出现,也是通过虚拟场景与实物结合而达到视效目的。如A-10地面攻击机发射导弹的镜头,就是电脑绘制的虚拟弹道。“工业光魔”的制作人员在谈到这点时说:“跟迈克尔导演工作的一大好处,是他总是尽可能地用现场拍摄来展现特效。电影中看到的绝大部分破坏与爆炸场景都是真实发生的,我们只不过在后期加入机器人,然后再加入其他辅助的画面层。为了看起来更真实,我们要努力使金刚们与环境融合。有很少的一部分镜头用到了机械模型,不过绝大部分机器人镜头都是数码特效制作的。除此以外,许多背景、建筑物和其他场景也都进行了数码加工。”看来,相对于颇多技术难点的“建模”与“动画”,“数码合成”对于像工业光魔和Digital Domain这样的顶级特效工作室来说,已经是一件相对轻松的体力活了。

部分资料参考:AC模玩网、变形金刚中国联盟俱乐部、变形金刚新世代

特效揭秘之一:角色设定颠覆传统

特效揭秘之二:机器人实体化历尽坎坷

特效揭秘之三:现场特效精彩不让CGI

特效揭秘之四:数码合成神奇再现

本站娱乐专稿,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