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尔鲍温:快乐是一种选择

图文提供/魅丽杂志

快乐是一种主观幸福感,跟赚多少钱、多漂亮、住在哪里、外界的一切都没有关系,它纯粹只存在你的内在,快乐不用上网搜寻,应该去自己内心里搜寻才对。

「喔,我的妈呀,我实在很受不了那个某某某,跟他在一起真的很烦,他一直抱怨、一直抱怨,讲也讲不听,他死命不改,我快被他烦死了。」

「嗯,那你现在在干嘛?」

「蛤?」目瞪口呆。

当我第一次听到威尔鲍温(Will Bowen)的《不抱怨的世界》,觉得这真的是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书名前瞻性十足。我们早已厌倦那些穿梭在我们身边喋喋不休的抱怨声,通常对于别人抱怨的事,我们根本无能为力。除了充当垃圾桶、听他吐苦水外,我们能插手的地方相当有限。

再则,如果发现对方只是抱怨成性,根本不想改变时,更会激起我们的反感。

对于别人的苦水,一开始我们难免会出自好奇,像听八卦一样的你来我往,说到感兴趣部份,偶尔还会插个话、多问几句,甚至再给一点建议。但如果对方一次次持续的发牢骚,我们就会开始觉得无趣浪费时间

想想,当我们听别人抱怨时,怎么好意思表现出我们对生活的满意与快乐?怎么好意思分享我们愉快的心情?抱怨的人通常会紧紧抓住不悦的心情不放,即使我们好意想扭转他的心情,他可能还会觉得我们不关心、没有同理心、不够朋友,不懂得体恤。

磨久了,我们都想逃之夭夭。但话又说回来,我们自己是否也犯了同样的毛病?我们这方面的自觉通常都很低。

有一点我可以证实,一个常抱怨的人一定不快乐。因此,想要快乐就必须很有自觉的改变这个爱抱怨的习惯。看别人,我们都很清楚,看自己,我们可就糊里糊涂。

《不抱怨的世界》价值在于他的紫色手环运动。威尔实在太聪明了,腕上的手环目的在于提醒我们自己所许下的承诺;承诺自己要成为一个不抱怨的人。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自我期许,因为聪明的人已经知道抱怨所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当自己决心要修心时,手环可以是用来帮助我们提升觉知的工具

此时,腕上的手环像极了一位开悟的贴身师父时时提醒自己快快从抱怨中觉醒。

威尔说,真的有人花了长达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二十一天不抱怨的纪录。对那位仁兄来说,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这样的改变,真是「哈里路亚!」,功德一件。

写这篇文章时,我的电脑当机不下十次,我又听到我再一次的跟老公抱怨。这次,脱口而出前我对自己说:「赖佩霞,闭嘴,赶快拿你的电脑去修,别再污染家里空气了。」

———————————————Q&A—————————————————

赖佩霞:什么样的因素让你想成为一位牧师

鲍温:我的童年生活充满挑战,非常艰辛,虽然我的家庭很富有,但只有很少的爱。一个孩子在他小的时候,很自然觉得父母就像神一样。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肉体上,如果父母对孩子刻薄,没有爱心、耐心,甚至虐待,面对这样的父母,小孩会慢慢发展出一种想法,认为一定是自己本身有问题。我父亲就是一个虐待成性的人,他很努力不要这样对待我们,但是他对我和我的兄弟都非常严苛。三年前,我五十岁的时候去打禅七,禁语七天,我开始问自己到底怎么了,哪里出了问题?结果,我什么都没有找到。我那时才发现,原来,我根本就没有问题。对我来说,这是人生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这并不是傲慢,而是我看见自己生命的价值。

紫色手环看待爱抱怨的行为

赖佩霞:你怎么会以《不抱怨的世界》这么直接的书名作为你的第一本书?

鲍温:二ΟΟ六年我在教会工作,当时身边有太多既爱抱怨又爱嫌弃的人,我就请人们戴上紫色手环,只要发现自己又开始抱怨,就必须摘下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当初的构想,主要是希望人们能更有意识的看待自己爱抱怨的行为,完全没想到后来会大受欢迎,有那么多人跟着响应。主持人欧普拉因为得知参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邀请我上节目谈这个话题。不久之后,就拓展成一个世界性的活动,这时,我才开始着手写《不抱怨的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期【魅丽杂志 68期 / 5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