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松按下快门 捕捉巨龙翻身
布列松代表作之一,记录下1948年上海抢兑金圆券的情境与真实群像。(北美馆提供)
《布列松在中国》策展人苏盈龙(左)与米榭勒.费佐解说其作品特色。(李怡芸摄)
将报导摄影展示出截然不同的视野,知名摄影师亨利.卡蒂耶-布列松曾于1948至1949年,在国民党即将退守,爆发金圆券之乱的中国,意外地待了10个月,并记录了诸多重要的历史片刻。这一系列照片首次最全面、完整的呈现《布列松在中国》,20日起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出,可望成为全球巡展的首站。
在北美馆完整展出
北美馆馆长林平表示,《布列松在中国》对台湾而言是迟了60年的展,既是对摄影美学的一次探讨,亦是对台湾自我认同的历史补遗。
北美馆迄今与布列松共有过3次合作,馆藏有其第二任妻子玛汀.芙朗克为其拍摄的肖像,难得地记录下不再摄影后,专心致力于素描绘画的布列松,在此次展览一并呈现。
共同策展的米榭勒.费佐与苏盈龙指出,1954年出版的《从一个中国到另一个中国》一书,收录了布列松当时在中国拍摄的照片,但这些当时受到瞩目的作品,近60年来却不可思议地没有做过诠释或展示。
在费佐与苏盈龙的游说提案下,布列松基金会此次提供约170张照片,另有布列松当时对每卷胶卷的注记、写给家人的书信等,是一次全面的展示。
特别是1948年12月23日「上海金圆券风暴照」,当年受到大量国际杂志刊载,被视为布列松在中国所拍摄的代表作,捕捉到混乱推挤,挤兑人群身体重叠交错,眼神惊慌的瞬间。
两位策展人透露,这张照片是「多出来」的意外惊喜,是在传统胶卷36张外,他忍不住按下快门,留下了第37张底片。习惯注记拍摄内容的布列松,就没有为这张底片留下注记。
苏盈龙指出,布列松于1947年正进行自己的亚洲之行,受委托而到中国,原预计在北平待2周,却意外停留10个月。他摄影的特色在于关注人而非事件,作品中的人物视线往往充满张力,带动观者的想像,如抢兑金圆券的人群中一名受伤青年的眼神、等待发放米的儿童的眼神、杭州寺庙中信众的神情等,也改变了报导摄影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