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快报/汽车电子跨世代革命

车厂科技业前仆后继投入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领域,促使自动紧急煞车、LED头灯、车对车通讯等,成为最具成长爆发力的亮点。

【文/冯欣仁

随着PC市场迈入衰退,平板电脑又面对成长瓶颈智慧型手机也正在迈入个位数成长时代,许多厂商都看好汽车内部安装多样先进科技的可能性。近年来各大车厂无不投入大量心力发展自动驾驶车,就连科技巨擘谷歌(Google)与电动车大厂特斯拉(Tesla)更跳脱传统汽车架构,直接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2016年股价大涨二倍的绘图晶片巨擘Nvidia,利用人工智慧(AI)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模式,继先前开发出的Drive PX2汽车电脑晶片之后,也发表全新专为自动驾驶汽车打造的超级电脑晶片Xavier,提供车厂加快自驾车研发脚步。Nvidia也提供电动车大厂特斯拉Model S、Model X以及Model 3的全新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都将配备Nvidia Drive PX 2。此外,也宣布与百度(Baidu)结盟、携手开发自驾、人工智慧车与图资系统;日前Nvidia已获得加州车辆管理局(DMV)的许可将可在该州境内公共道路测试自驾车。

一辆完全自动驾驶车除了得具备各式雷达影像感测器之外,还得仰赖造价昂贵的光达(LiDAR)。光达可用来扫瞄建筑物、岩层等,以产生3D模式,光达的雷射光束可大范围扫瞄,用来测量其路径上第一个遭遇的物体距离,可高速且精确判定汽车四周物体;再者,自驾车必须具备庞大的运算能力,才能感测快速移动环境,以及具备人工智慧(AI)系统判断安全合适的驾驶方式。

自动驾驶商机与挑战

除了成本之外,还包括感测元件的稳定性与精确性,像是摄影机、雷达等感测器,必须承受长时间的运转,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之干扰;其次,还有各感测元件交互整合成各主动安全系统,车厂须克服系统间相互干扰问题,以及车辆间通讯(V2V)能否有效沟通;此外,资料库大数据的建置是否完整,以及能否给予即时讯息

自动驾驶将带动大量车用处理器、类比混合讯号、感测器、资料转换器和通讯元件需求,除了NXP、Infineon、ST、Renesas、TI等车用相关半导体厂争抢布局外;还包括过去以消费性电子为主的科技大厂如英特尔三星电子、Qualcomm、Nvidia也纷纷抢进。日前汽车大厂BMW与英特尔以及以色列ADAS领导厂商Mobileye共同宣布,将联手为自动驾驶车辆建立一个产业标准开放性平台,预计在2021年能让全自动驾驶车辆上路

面对自动驾驶车商机涌现,国内厂商当然不能缺席如晶代工双雄积电联电、车用IC导线架顺德、防撞雷达IET-KY与启碁、影像感测胜丽与同致、汽车PCB敬鹏与先丰、封测欣铨、IC设计联发科、伟诠电、原相、工控记忆体储存宜鼎等均可望受惠。

不过,一旦自驾车发生事故法律责任的归属是谁?是车主或汽车制造商,还是系统开放厂商?对此,日本、德国和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将制定自动驾驶的共同标准,联合国的专家会议正制定能自动超车和并行的自动驾驶汽车共同标准。自动超车仅限于高速公路、在发生事故之际驾驶员应承担责任等规则将被纳入共同标准之中。

美国联邦政府于2016年9月20日公布全球第一部自动驾驶车政策指南(Autonomous Vehicle Policy),将自动驾驶车(或称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正式大规模应用做好法律法规方面的准备。新法规将重点保障自动驾驶车的安全性,包含15条安全要求,例如:自驾车如何进行测试,当系统当机时如何确保安全,和自驾车系统要设定为遵守目前的交易法令。法规还希望厂商提出防止自驾车被骇的详细计划。生产商必须保证其自动驾驶汽车满足全部要求,否则汽车不能上路。(全文未完)

本文详情及图表请见《财讯快报 理财年鉴第201701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edm/20170118_01NAP/index.html订阅;内有当期更多精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