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钱包新革命 台湾支付战争开打
文/廖君雅
「如果无逃漏税等负面疑虑,应尽速开放Apple Pay来台,不排斥在五月二十日前。」四月二十七日,离政权交接不到1个月,行政院长张善政在9局下半投出了最后一颗关键球。他强调,Apple Pay来台有助带动本土支付浪潮,「如果愿意跟台湾合作最好,若不愿意,也不能拒绝人家来。」
Apple Pay,是苹果公司二○一四年在美国率先推出的近端行动支付服务,用户只要绑定一张信用卡,就能透过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晶片完成感应交易,由于台湾行动支付才刚萌芽,因此主管机关审慎保留,也不免被外界解读对本土业者带有保护色彩。然而,即使没有Apple Pay,台湾也早已成为中国大陆支付工具的战场,并带动一波台湾的支付战争。
来到台北市、宁夏夜市商圈,「欢迎使用支付宝!」斗大七个字的告示牌随处可见;一家蚵仔煎摊前,不少陆客大排长龙,他们熟练地打开手机上的钱包,仅花1元人民币、约5元台币的代价,就买到了100元台币的台湾小吃,中间的20倍价差,全由支付宝埋单。同样的场景,一样出现在台北市西门町、永康街、高雄市六合夜市等陆客爱去的热闹景点。
支付宝一落地,就打通了台湾三年全力发展,却没有任何一家业者能独力串连起的食衣住行育乐的全景场域,更重要的是,连过去无法刷卡的夜市和商圈等小店家,都接受陆客用手机支付了,包括全家、莱尔富等便利超商以及计程车业者也全都上线,因而迅速渗透到全台。
光是一五年,来台观光旅游的陆客就超过400万人次,台湾商家为了做更多陆客生意,愿意改变以往只收传统现金的习惯。不可否认的是,在陆客消费的催化下,的确有助于刺激本土行动支付加速质变,无论是店家通路、消费者的接受度都更高了。但更应该省思的是,台湾的行动支付发展近3年,为何在使用量就是无法冲高?
所谓「行动支付」指的不只是用手机付款的技术,过去在线上刷卡很稀松平常,更多网站已保留用户信用卡资料,便于指间消费购物。但现在说的是线下,是在实体商店的消费,和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更有关,无论是现金、信用卡、悠游卡、红利点数等,都整合到一支手机里。
日前,金管会提出电子支付5年倍增计划,预计在5年内,要将现在仅占整体支付金额26%提升至52%。若以台湾民间消费约7兆元来估算,仍有约4兆多元是以现金支付,相较于亚洲其他国家如新加坡、韩国、香港和中国,都至少有超过半数比率。换句话说,台湾行动支付这块市场大饼的潜在产值不仅高达数兆元,目前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本文截自财讯502期,详全文)
相关报导央行建议暂缓 Apple Pay 登台,五大理由是否说得通?GOMAJI 国内最大团购网明年上柜,行动支付预计拓展到 7200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