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贸易战和30年前截然不同 辜朝明:美台关系转好,川普仍是风险

文/郭庭昱

6月底在日本举行的G20(20国峰会),美国总统川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面会谈,虽然和缓了贸易战的紧张气氛,后续发展仍留下许多问号。日本野村总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接受《财讯》专访时,才刚刚离开大阪现场。辜朝明总是能从复杂的局势中,梳理出脉络,提出敏锐又犀利的观点,以下是专访内容

不许妥协让步! 各方施压 川普谈判难度大

《财讯》问:6月底G20「川习会」之后,你观察到什么变化

辜朝明答:在G20之后,我认为美中双方都比较愿意妥协。之前的协商破局,是中方认为受到不公平待遇,我想美方会在措辞或表达上调整,让中国能够接受。

我刚刚从大阪回来,和很多人交换意见。贸易战是由川普发动,在过去1年多,川普可以自做主张妥协,或者另起新协议。但是近1个多月,他已感受到来自劳工团体国会议员更大的压力,要求他「不要妥协」,他现在已不能轻言让步、放弃,这是最近1个月的新发展。虽然,美中双方仍想达成协议,但现在来自美国劳团及国会的压力,比半年前、1年前更大,限缩了川普妥协的空间,也增加谈判难度。

问:美国在5G及其他重要科技技术上对中国施压,与1986年美日签署半导体协议相似吗?对于中国有什么影响

答:在科技技术上,华盛顿态度是不再让中国窃取技术。这和30年前的美日问题完全不同,当时是美国抱怨日本不买美国的半导体;这次,中国非常愿意采购美国的半导体产品,但因中国一向热中于窃盗知识产权,美国不愿意卖。

还有,美方也忌惮中国法令(编按:指《国家情报法》),其规定公司公民责任提供相关资讯政府。目前南海的紧张局势,加上资安问题频传,都让中国科技产品销售到美国的难度增加。美国在科技上限制中国,长期会助长中国发展自己的产业技术;但短期,因为中国相关产品不容易卖往美国,对销售不利。

问:1985年美国和各国签下《广场协议》,令日圆兑美元一路升值。这次会希望人民币升值吗?

答:我认为,正确解读《广场协议》的目的,其实不是要日圆升值,而是让美元兑所有货币贬值。现在也一样,美国的贸易赤字来自很多国家,在亚洲包括中国、台湾韩国、日本,都是美国的顺差国,如果这些货币一起对美元升值,将是解决美国赤字的最好办法。…(本文节自财讯585期,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