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有害虫怎办? 农改场推天敌昆虫应战
▲黄斑粗喙椿象正吸取草莓害虫斜纹夜蛾的体液。(图/记者徐珍翔摄)
台湾草莓种植面积约500公顷,相当于1.19万个篮球场之大,其中9成皆位于苗栗县大湖乡。农委会苗栗农改场场长吕秀英15日表示,为减少栽培期间的农药施用量,该农改场已开发出以菌制菌的微生物应用技术,并针对各种害虫,大量培育其天敌昆虫,借此控制各果园在采果期所面临的病虫害、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吕秀英说,草莓属于连续采收作物,一般农民为防治病虫害,往往有施药密集的状况。她进一步指出,采果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蚜虫、叶螨、斜纹夜蛾等,其中,针对灰霉病及白粉病,该农改场所研发的环保微生物制剂──苗栗活菌1号可发挥防治效果。
此外,针对蚜虫及叶螨等小型害虫,苗栗农改场大量培育其天敌昆虫──草蛉及小黑花椿象;至于喜爱啃食植株嫩芽嫩叶的斜纹夜蛾,该农改场则用黄斑粗喙椿象克制。吕秀英解释,3种天敌昆虫的进食方式相近,都会先用钳状弯管口器刺入猎物体内,再注射消化液使其麻痹,最后则是把猎物体液吸取殆尽,一旦果园害虫消失,天敌昆虫也会自行离开、前往他处觅食。
吕秀英提到,目前草蛉、黄斑粗喙椿象的培育技术已技转给禾康公司,小黑花椿象培育技术也正在进行技术转移,呼吁农民有相关需求可前往洽询;被问及使用该生物防治技术的成本,她坦言,会比施用农药高些,但强调有机蔬果的售价往往也较高,「换算下来,农民一定会比较划算,消费者也吃得健康,是多赢。」
▼草蛉成虫。(图/记者徐珍翔摄)
▼图中较大黑点为小黑花椿象。(图/记者徐珍翔摄)
资讯恐慌症发作?下载「ETtoday新闻云APP」快速补给→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