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受虐!3岁孩「脑萎缩成80岁」陷昏迷...医飙汗抢救:他心全碎了
▲3岁孩童长期受到家暴虐打,送到医院昏迷指数只剩3,全身瘫软。(图/取自免费图库visualhunt)
晚上七点五十分,坐在外伤护理站的我,满意地看着病患名单上只剩下两三个病人名字,准备十分钟后,点一到,交接班完就要背着背包,愉快地走出医院大门,直奔咸酥鸡摊了!毕竟忙了一天,有什么比咸酥鸡更疗愈人心呢?
晚上七点五十五分,检伤护理师冲进外伤区大喊:「唐唐!社会局社工带来一个儿虐的孩子,已经昏迷了,你要放急救区还是外伤区?」、「先放急救区!顺便帮我找小儿急诊的医师一起过去!请急救区把超音波准备好!」我从椅子上弹起来,抓起防护装备,急急往急救区走去。
社会局社工抱着孩子走进急救区,我们接手过孩子,将他放在床上。那全身瘫软的孩子,比我家的猫还轻,他不会哭也不会笑,更不会从我们这群陌生人的手中挣脱,只剩下微弱的呼吸还证明他活着!
身上斑斑点点、青紫黄的瘀痕,心机深重地藏在手臂内侧、衣服底下、小腿内侧,无声控诉着他曾经遭受过的伤害。原本准备下班的小儿科李医师,一见到这孩子的样子,立刻呼喊:「准备插管!」
一次失败、两次失败,我看到他脸上的汗一直流下来,他说:「不行,这孩子太瘦了!解剖构造看起来不对劲!我插不进去!请接班的吴医师来帮忙!」吴医师迅速走进急救区,接手过李医师手上的喉头镜准备插管。
才看一眼、试一次,经验丰富的他就说:「这不行,找麻醉科来,先扣ambu给氧」接到我们求救电话的麻醉科学妹小雯带着全副装备下来了,但她就连用影像辅助喉头镜都失败了!怎么会这么难插?到底怎么了?
小雯说:「不行,这孩子要用的尺寸跟正常用年纪算出来的不同!而且他太瘦了,整个结构都不太对!快!快去科内拿另外一种下来!」陪同小雯一起到急诊的麻醉科护理师闻言,立刻拔腿往开刀房的方向跑。过没一会儿,他气喘吁吁地拿着另一种气管内管下来了,再次历经一番奋战后,小雯终于把气管内管插上。
▲外伤与重症团队合力急救插管,不料孩童身体太瘦弱,困难度大增。(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插上管后,小雯呼了一口大气说:「学姊,这孩子怎么会瘦成这样?我刚超担心我再插不上,妳就得要帮他做急气切了!」小雯插上气管内管后,我们就赶紧让孩子去做脑部电脑断层了,趁这空档,我走到急救室外向带他来的社工询问状况。
那是个很年轻,看起来不超过30岁的男孩子,正常而言,我觉得他应该出现的地方是在阳光下挥洒汗水的篮球场,而不是现在这个喧闹的急诊室夜晚。他紧张地问着:「所以弟弟还好吗?他怎么了?」我:「他不好,体重依他目前的年龄来说太轻了,昏迷指数最低三分,他来的时候就只有三分,而且刚刚还困难插管,身上也有不少旧伤,你们是怎么发现他的。」
年轻社工紧张的说着:「他们家一直是我们收案的高风险家庭,我们都会定期去访视,这两天他的父母说,弟弟一直哭闹不休,他们没办法继续养他了,要求我们去把弟弟带走!我们今天去了才发现弟弟怪怪的,都不会说话,很爱困的样子,路上,弟弟突然癫痫发作,我们就赶快把他送过来了!」
我问:「那你们去访视有注意他最近有变瘦吗?」、「有啊!所以我有问家长他的饮食状况,可是家长说他肠胃炎,过阵子就好了!」、「那身上的那些伤痕你有注意到吗?」、「有,我也有问爸妈,但是爸妈说那是他跌倒不小心受伤的!」我叹了口气跟阳光男孩社工说:「那孩子的伤,都在手臂内侧、小腿后侧跟衣服底下的地方,这都不是跌倒会常受伤的地方啊!」
阳光男孩社工听到之后,迅速飘来一朵乌云笼罩在他头上,他的嘴唇开始抽搐,手也开始发抖,他的泪水迅速积满他的眼睛,只差没落下来而已。
▲医师看到电脑断层惊呼,3岁孩子的脑,萎缩得像八十岁的老人。(图/取自ResearchGate)
解释完后,走回护理站看那孩子的电脑断层,原本以为会看到脑出血的我,在看片的第一眼就失声惊呼:「怎么会这样?这三岁孩子的脑,怎么会萎缩得像八十岁的老人?」路过的吴医师冷静而哀伤的说:「这是儿童虐待或疏忽照顾的脑,这些孩子的脑容量会比正常孩子小,而且甚至会有萎缩的情形,长大之后,也可能会有物质滥用或者是精神方面的疾病,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让这孩子先上去加护病房吧!」
当我走出去要跟阳光男孩社工解释电脑断层结果时,我看见他,双手抱着头坐在候诊椅上的背影一抽一抽的。那个瞬间我看到一颗懊悔自责的心,在每个抽动间都再破碎一次,是不是他的心,也需要进加护病房了?
台湾因为社工执业风险高、工作超时严重、薪水无法获得相对应的回报,有些机构甚至还有要求社工回捐薪水的陋习,更有超过3成的社工曾经遭遇职场暴力、性骚扰的情形,使得台湾每年进入社会工作领域的只有毕业生人数的不到一半。
虽然政府已经提出各项方案来补足社工不足的问题,但随着家暴案件的逐年增加,社工的人数,尤其是专门负责家暴、儿虐案件的保护性社工们因工作环境的高风险性,更是面临长期人力不足、年资浅、流动率高的问题。
我们希望政府除了在金钱方面做补助之外,也要适时地针对社工的心灵做关怀,以免救人的社工们到后来不堪负荷,反而变成这份工作的受害者。
本文授权自:瓦肯人的碎碎念《这三岁孩子的脑,怎么会萎缩得像八十岁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