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月光下,我和你》 (男)同志人生的四个阶级
文/陈颖
第二届台湾国际酷儿影展选了《石墙风暴》(Stonewall)为开幕片,无论国内外都是未上映已争议连连,仿佛也逼得大家不得不以批判的角度检视之。但是除了年度LGBT的重点大作(无论是电影很大,还是批判很大),这届影展有几部小品其实也很精彩,例如来自墨西哥的《月光下,我和你》(Four Moons)。倒不是说小品就缺乏批判意识,而是它们总是能在不经意之间,杀你一个措手不及。
想看更多酷儿影展新闻?请点我
►►►电影新闻+实用资讯,加入『ET看电影』就对了!
▲《月光下,我和你》剧照(图/酷儿影展提供)
《月光下,我和你》由四个故事组成,情节上并无关连,但组合起来却俨如(男)同志人生的四个阶级:有喜欢上表哥的十一岁男孩、有久别重逢继而互生爱意的昔日童年玩伴、有相爱十年的中产情侣、有在三温暖买春的退休老教授。四个故事都可说是某种求爱记,但也有各自的隐忧和遗憾──男孩喜欢的表哥是个恐同,某次被男孩说服露屌后,竟然恼羞成怒怂恿同学霸凌男孩;能够跨过「号码障碍」(谁当一号、谁当零号)的童年玩伴,却无法跨过奉异性恋为主流的社会观感;就连早已跨越社会观感、令人钦羡的十年情侣,也有跨不过的「七年之痒」,终于落入一方执意分手、一方死缠烂打的困局;老教授为了与心仪的男妓片刻温存,不惜盗用孙儿的教育基金。求爱或许是每个人的人生风景,求爱不遂亦是,但当说到恐同、贬阴与排斥「异常」的社会大氛围──诸如针对性向的校园霸凌,又如十年情侣的其中一方竟嫌弃对方不够「阳刚」;以及那些上不了台面、只能在地下进行的酷儿情事,例如BDSM夜店、同志三温暖──这部电影依然是专属同志的。
然而,这部电影不只是要给那些承受压迫的同性恋者的,它还要安慰那些同性恋者身边的异性恋者。戏中同志角色以外的异性恋配角同样值得注意,比如其中一名童年玩伴的母亲,当儿子正经八百要跟她出柜,她却打断说父亲已经不在了,她无法独力承受这种事,然而后来察觉到儿子失恋(毕竟没有事是可以暪得过母亲大人的),还是主动给予最适时的安慰;又如男孩的父亲,虽然在得知儿子遭霸凌的原因后怒火中烧,隔天却在后园装上沙包,不是要儿子借着练拳而变man,而是要他学会保护自己。就好像《醉.生梦死》里的母亲(吕雪凤饰),不欲大儿子(黄尚禾饰)是同性恋,未必是恐惧男人与男人相爱这件事本身,而是社会的冷漠、残忍、麻木不仁,身为异性恋的她其实并不比同性恋的儿子知道的少。
我喜欢勇敢探索性向的男孩,以及他外刚内柔的父亲;我喜欢虽然拒绝承认自己是同志,却把一号位置让给对方的童年玩伴之一,那不见得会比公开宣称对方为情人容易;我喜欢十年情侣中,被劈腿、被嫌弃却仍死缠烂打的那方,最害怕的不是对方不要自己,而是自己再无力去爱,但我更喜欢这个故事对中产同婚的严厉批判。但我最喜欢的,是老教授与男妓之间超越金钱与肉体交易,甚至超越性向的一段友谊。这故事不只肯定了老年同志的情欲,也肯定了男人与男人之间,既可以是同志,也还有同志以外的更多更多。
这是一部(男)同志电影,但它没有停在性向霸凌、男男爱情、同性婚姻、老年同志,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议题。它还要往更远的地方去,如同老教授执意邀请男妓到大学为自己举办的致敬典礼,亲耳听他朗诵为他所写的诗,作为送他回家乡的礼物(男妓受感动也自己买了一本诗集,让老教授签名,在回家的火车上细读)──在同志爱欲的甜蜜与痛苦之后,还有更长的路、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iOS:点我下载。
►►►Android:点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