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医学院创新教室 远端连线模拟临床手术

▲成大医学院创新教室远端连线模拟临床手术,提供临床医师与基础医学生少见的上课连结。(图/记者林悦翻摄)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成大医学院创新教室远端连线模拟临床手术,在2019年6月首度启用,进行大体解剖并透过显微镜操作,再运用远端连线与医学系学生互动,而这也是临床医师与基础医学生少见的上课连结。「我想今天这是一个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喔,全世界都一样,不只全台湾、全世界都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情。」成大医学院5楼的「临床手术技能发展创新教室」,端坐在手术台前的李荣顺医师开始发话,而坐在2楼第4讲堂的100多位医学院大三学生,透过连线听着老师讲解,屏息凝神注视着讲台上的大型投影幕

负责动刀的是成大医院神经外科医师李荣顺,也是成大医学院细胞生物解剖学研究所副教授,讲堂现场准备了教学资料,还有另一位神经外科医师在讲堂协助讲解。

成大医学院「临床手术技能发展创新教室」配置11台可升降与调整位置的解剖台,都备有手术专用升降椅及抽吸设备,还有影音录播系统及3D立体投影设备可与医学院其他演讲室、教室连线,进行示范教学。6月间医学系三年级学生神经解剖的最后一堂课,李荣顺医师首度运用创新教室实际示范脑神经解剖的手术,同时连线到第四讲堂给所有学生看。全新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提升学习动力,「对于枯燥的神经解剖学,能够提升他们的动力与兴趣。而且神经解剖学对于医学系的学生向来非常困难,也很冷门;但经由这样互动式的、实际亲眼所见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习动力。」李荣顺不讳言,「对老师来讲也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因为我们必须要端出一盘适合学生的牛肉,除了硬体的配合以外,软体也要相当的配合。」实际参与的学生表示,最大的助益就是3D立体结构呈现,成大解剖所学生  黄筱涵说,「平常看课本图片只是2D平面,这样现场模拟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比较清楚。」成大医学系大三黄丞伟则说,「即使是大体解剖的实验课,也很少有机会看到真正、实际上到底人体血管、神经是什么走向,对以后临床上的了解应该是满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