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上演「四川通史」!发现六千座古墓群 战国末期「郫」戈出土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在四川挖掘6000多座古物。(图/川报观察)

实习记者符芳萱/综合报导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14日发布,挖掘「四川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的10.34平方公里区域内,发现超过六千座的古代墓葬大量出土文物,都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等于地下埋藏了将近一半的「四川通史」。考古团队还发现保存完整的汉末三国崖墓,这也是近年来三国时期文物的重要发现,建立四川对于三国文化等研究新方向

根据《川报观察》报导,这次出土的六千多座墓葬类型为崖墓、岩坑墓、砖室墓等,时代战国延续到明代,其中包括以战国末期「郫」戈、西汉时期有着外文字母的「龙纹铅饼」、新莽时期的错金「一刀平五千」钱币等多种古代文物。

考古项目领队兼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左志强表示,汉末三国崖墓保存相当完整,因为在当时汉代墓葬厚葬形式非常流行,所以经常遭到盗墓贼的光顾且不易保存,称为「汉墓十室九空」。另外,这个墓葬的随葬器物数量高达86件和数百枚的钱币,是个意义非凡的重大发现。

新川红花沟战国墓葬出土的「郫」戈是两千多年前在成都郫县的首次实物见证,也是成都平原进入秦代国家统治的实物资料。考古人员也发现,「郫」戈的价值相当与几年前在成都地区考古发现「成都」。

▲出土的战国末期「郫」戈。(图/川报观察)

考古人员在汉代墓葬中发掘,带有外文字母的「龙纹铅饼」,这可能是汉武帝时期发行的货币白金三品」。专家识读也发现,这种字母可能是古希腊文字或是贵霜国时期的文字,它之所以会出现在汉代货币之上,猜测是当时受到西域货币的影响

左志强说明,汉末三国崖墓将帮助未来的四川「六朝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构建与探索,在考古学角度也能完整复原史籍无载的汉末三国蜀地崖墓丧葬行为、仪式观念等文化习俗

左志强也说,被发掘6000余座墓葬所属年代没有差距太大的时间断层,能够构建起蜀汉两晋南朝的「六朝墓葬」考古学序列,充足四川地区唐宋墓葬的类型,增加明代早期品官墓资料。他也补充,这能帮助到成都平原崖墓的变化、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古代四川社会变迁等主要课题,完善了各式各样的实物资料与历史文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