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加开歼20第4条生产线 产能超越俄国共青城工厂2倍

▲2架已刷上空军编号「78271」及「78272」的歼-20,出现于中国西北甘肃鼎新空军战术训练基地(FTTC)。(图/翻摄自大陆军网)

特约记者陈孟孟综合报导

上周俄罗斯米格公司透过国际发表会展示最新型的米格-35轻型战斗机,让俄国空军战力再次受到国际瞩目,但该国的飞机生产速度和大陆「下饺子」速度相比显得较为缓慢。以俄国产能最高的共青城工厂来说,2017及2018年都将产出超过20架战机;而中国成飞为增产歼-20,预计仿制过去生产歼-10A/B/C时,同时开4条生产线产量将来到48架,数量是俄国工厂的2倍多。

目前俄罗斯空军真正的新型作战飞机,主要是近几年来采购的不到300架战斗机。这些战斗机主要来自4个飞机制造厂:打造苏-35、苏-30M2、苏-27SM3的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制造苏-30SM的伊尔库特飞机制造厂;生产苏-34的新西伯利亚飞机制造厂;以及位于莫斯科的米格公司。上述的4家工厂,在近几年里平均每年交付俄国空军的战机数量皆未超过20架。

根据最近披露的生产计划指出,共青城工厂在2017、18年的产量将超过20架,其中包含向俄国空军交付12架苏-35S,以及向中国空军交付10架苏-35SK。这样的产能被列为俄罗斯国内厂家之冠。

▼俄罗斯共青城飞机制造厂的苏-35生产线。(图/翻摄自观察者网)

反观中国最早几乎完全照搬共青城厂生产技术沈飞公司,由于采用了脉动生产线,多种型号歼-11系列飞机共同生产,实现真正流水线作业,现在每年产能已提高将近一倍。

同样经过技术改造采取脉动生产线技术的成飞公司,目前专家分析已开3条生产线全力打造歼-20匿踪战机,并传出第4条生产线也将在2019年开通,将试产歼-20B以测试新型涡扇-15(WS-15)「峨嵋发动机。4条生产线各以每月一架的速度,年产量共可达到48架。

事实上,过去成飞在生产歼-10A/B/C时,曾同时开动4条生产线,这个在2019年便开始运作套用在生产歼-20身上香港军事评论员梁国梁表示,歼-20B装备WS-15后巡航速度可达1.8马赫,最高速度超过2.2马赫,与美军F-22不相上下。作为中国空军主力的歼-20B未来产量将高达500架,超过美国及其盟友亚洲部署隐形五代机的总和

▼歼-20「2012」号原型机携挂4个副油箱试飞画面曝光,足以让该机从中国东北一口气飞到美国阿拉斯加,验证了其外挂载重能力。(图/翻摄自优酷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