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风机密集打桩「害渔民没鱼抓」? 学者:政府缺乏海洋规划

▲离岸风机一根根伫立于西海岸,带来了电力却也让渔民生活受到影响。(图/资料照/记者陈诗璧摄)

记者林纬平/采访报导

再生能源为推动零碳排的重要手段,各国也积极布局以达到永续发展,当中风力发电是仅次太阳能光电的重要发展项目。我国同样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加上台湾海峡被视为极具潜力的风场,故吸引许多国际风电业者参与开发,目前全台外海已设置超过300座的离岸风机。然而,漂亮的风力发电数字背后,却深深改变了海上渔民的日常。

云林台西乡渔船船长、云林近沿海作业渔船协进会理事长李平顺,4年前和在地渔民因反对业者要在距西海岸约8至17公里海域盖设离岸风场,而在海上发生对峙。李平顺说:「那块被插满风机的海域,是我们祖先世世代代的鱼场,渔民最简单的诉求就是不要破坏这片海。」

▲李平顺船长(右)家族世代都靠海维生,风机的出现让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图/李平顺提供)

谈起当初的抗争,李平顺直言渔民并非是反对政府的能源政策,而是「为何渔民都是最后一个知道风场要盖的人?」当时风电业者已经和渔会达成渔业补偿协议,因此取得开发许可。但是云林渔业现况而言,是以养殖为大宗,而实际会受到离岸风机影响的捕捞作业渔民,其权益却遭到牺牲。

4年过去,云林近海已设置80座风机基桩,对渔民的实际影响为何?李平顺说,捕捞环境的改变就是最大的改变,渔民都尽可能避免进入到风场,「加上每座风机的间距小,对船行驶的安全性以及捕鱼方式都会受到影响」。另外,今年因为风场赶工,几乎每个月都在打桩使得渔获骤减,收入几乎只有往年的1/10。

据李平顺转述,更让当地渔民讶异的是当初政府在调查后,认定这片风场海域过去并无渔业捕捞活动,因此认定可以开发为离岸风场。

▲渔民靠这片海为生,该如何与新能源发展共存?(图/资料示意图/记者蔡玟君摄)

政府设定离岸风电在2025年的设置容量目标为5.7GW、2050年达40~55GW,但根据经济部能源署统计至今年9月的资料,离岸风电容量为2.819GW。若要达成2025目标仍有一段落差,也意味势必未来会有更多的风机插在台湾海域上。

前环保署副署长、海洋大学荣誉讲座教授邱文彦指出,政府发展再生能源的利基点是好的,但很多东西都操之过急!以离岸风电发展为例,政府并非由上至下先规划调查好哪里适合开发风场,再让业者们来投标,而是让业者自行圈地再送环评,至于怎么跟周边的渔民、居民协调,都是凭业者自己本事。

邱文彦认为目前离岸风电规划的有很大的问题,也衍生出像是桃园风场开发区块因影响飞机航道安全,而导致业者投入开发成本后却遭否决的案例。现今「一个风场,一个环评」缺乏整体持续性的海洋研究,加上目前台湾的海岸管理法只管到3海里或水深30公尺的海域,这也意味从3海里至12海里领海线内都无法可管,且离岸风机多数都设置在此海域内,因此邱文彦也呼吁政府做好海洋空间规划,并立法补足。

▲海洋大学荣誉讲座教授邱文彦认为,政府应该积极推动海洋空间的规划。(图/记者林挺弘摄)

渔民权益暨环境永续中心研究员吴斐竣认为,西部海域空间有限加上政府无详细规划,势必会让风力公司与渔民的冲突争议越来越多,该如何建立一个双方能够理性沟通的平台,寻求两造都能接受的解方,都比单靠补偿金解决来得好。

农业部水试所在8月曾发表风机海域的试验调查,指出自108年起持续在西部风机海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风机设置后,海域的底栖类物种呈现增加趋势,且风机基桩有聚鱼效果,有助形成新的渔场并提高渔民的渔获量。

然而,真实情况是渔民在非必要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到风场内,且这些鱼也非渔民所要捕捞的「经济鱼种」。海洋大学环境生物与渔业科学学系副教授苏楠杰表示,风机基桩盖好之后不仅海流会改变,也让海域底质环境改变,导致渔民需要重新适应。苏楠杰认为,政府、风电业者、渔民该如何在这片大海上寻求永续的平衡,寻找出「共存」方法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