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浓度不减反增 环团吁标准加严

专家表示,臭氧对人体呼吸系统均有危害,环保署应尽速进一步提出空污改善对策。图为雾蒙蒙的台中。(本报资料照片)

根据环保署统计,国内空气品质指标物,二氧化硫、细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浓度均呈逐年改善趋势,但臭氧浓度却不减反增。

专家表示,臭氧对人体呼吸系统均有危害,环保署应尽速进一步提出空污改善对策,另目前环保署的臭氧8小时移动平均值标准为60ppb,但研究显示,每日臭氧8小时移动平均值大于40ppb就会与日死亡率增加有关,我国标准应再加严。

环保署监资处长张顺钦称,臭氧是由前驱物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经一连串光化反应而形成,近年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臭氧高浓度的情况有改善,但氮氧化物同时却又是破坏臭氧的物质,当破坏臭氧的物质减少,加上全球暖化加速臭氧生成,导致臭氧年平均浓度难下降。

环保署空保处长蔡孟裕表示,要改善臭氧,还是要着重于本土污染源的减少,以燃烧排放源管制为例,原列管须改善的锅炉约6300座,截至今年10月已有5800多座改善,占比高达90%。

此外,自2020年起鼓励民众淘汰96年6月30日前出厂的1至4期老旧机车,截至目前已有近120万辆淘汰,相当减少了四分之一的老旧机车数量与14%的机车排放量,另规画补助车主淘汰老旧机车每辆2000元,补助期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止,希望能加速淘汰进度。

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臭氧将导致头痛、疲倦、咳嗽、气喘等症状,台湾健康空气行动联盟执行长杨泽民表示,根据台湾卫生研究院和台大医学院本土研究报告显示,只要每日最高8小时臭氧移动平均值大于40ppb的日子,与日死亡率就有显著关联,但目前环保署的臭氧8小时移动平均值标准为60ppb,相对之下显得宽松,标准应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