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者言】廖祿存/理想的讀者,意料之外的編輯
双囍出版社总编辑廖禄存(右)与诗人唐捐。图/柏森摄影,廖禄存提供
麻烦你对自己严格一点好吗?
二○一九年七月,以四十一岁又三个月的年纪,成为菜鸟编辑。很幸运地在四个月后,出版了第一本书《野狗与青空》,当时的我莽撞任性,四年后,也没改变多少。
第一本书的送印过程,胆战心惊。在反复重新整理信箱还是没有看到提案,走到办公室外一个保有一丝隐私的空间,鼓起勇气打给美术设计,还好有接:这两天会给你。不久收到邮件,夹带了内页的排版档,邮件内文贴心写着:这个档案不能直接送印,如果你知道,请忽略我的多嘴。接着要填写送印单,表格上的各个栏位,除了书名、书号、定价外,完全不知道如何下笔。还好印务同事很有耐心,在电话上逐一解释和确认,再把填妥的单子转给我确认签名。当时的我,还真菜,要不是有各方的贵人相助,一本书也做不出来。
头一本书做出来后,许多同事前来品头论足(这就是蔽公司的最大优点),在众多的评论中,有两则记忆犹新:一是一位社科书的企画同事,他要我背诵《野狗与青空》的诗句,突然空气凝结,一句也背不出来。他立刻念出了几句化解尴尬,不忘交代要熟读经手的著作。另一则来自一位资深的编辑,她指着段首的擡头与下一行的前两字:这要对齐啊!麻烦你对自己严格一点,好吗?
好的,好的。对于前辈们的指教,虽然当下面红耳赤张口欲辩,之后想想这些提点都很有道理。作者交付作品到你的手中,理当好好爱惜、珍视;书籍的各个细节都需要好好把关,好书不仅内容要好,制作上更要面面俱到。做出当代的宋版书,可以是编辑自我的期许。于是一直把这两项要求奉作编辑工作的圭臬,也因此走了一条有点不同的道路。
双囍出版社办公室。图/柏森摄影,廖禄存提供
他们没有说出来:文学书很难卖
「您好,感谢您寄来稿件,由于我的阅读速度十分缓慢,还请您见谅。若是不弃,请在两个月后尚未收到回复时,来信提醒我。谢谢您!祝好 禄存」这是我收到投稿时习惯回复的内容,最早还没有使用「十分」,有次差点造成误会,失去优秀作品后才加上的修辞。阅读时,习惯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无论是报纸的体育版、六十九元便当的菜色、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说都如此读,读过就忘,往往只留印象。单凭印象就回复投稿邮件,是否负责?只看开头或结尾就做出决定,是否正确?面对任何一份投来的稿件,都要勉励自己当个「理想的读者」。
秉持着仔细阅读的态度,和作者约好时间见面详谈,初次碰面往往共度了三个小时的欢快时光(有一次只经历两个小时,回程的路上还一直检讨自己是不是哪里说错话了)。一些同事常耳提面命做自制书(本土作者/非翻译书的意思)的眉角和难题,沟通成本很高;排程很难确认。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他们没有说出来(以为是常识所以不必再说):文学书很难卖。
被「误认」为专出诗集的出版社
双囍出版成立之初,设想了几条路线:文学、艺术、社会。到目前为止,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属「双囍文学」系列了,从《野狗与青空》开始,误打误撞地进入了诗集的出版领域,从诗的门外汉逐渐被「误认」为专出诗集的出版社(十分渴望出版优秀的小说作品啊)。时常有同事提问,诗集到底要怎么编辑呢?面对尴尬的问题,只能轻松地回答:和其他的书一样,没有特别的地方。事实也真是如此,该花多少时间就得花多少时间来做,「感动别人之前先感动自己」。很幸运的是,作为出版前的最后一位读者,获得了请益的特权。确认用字,辨别句式,使用的意象,对于作品的理解是否正确。确认的过程可能是编辑工作里花费最大心力的部分,一方面解读能力有限,一方面是为读者设想,只好慢慢地读,尽量厘清问题。幸运的话,作者会带领你见识另一个世界。
在此刻出版文学作品,特别是尚待读者辨识的作者,是一场冒险。若有一点私心,会期待作者能准备好一起面对未知的考验。在出版前,通常会询问作者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想出书?一个是出书以后希望获得什么?后来发现,不管是否有出版经验,都适合提出来讨论。毕竟每一本书的写作目的不同,各自有各自要抵达的场域。如何抵达?如何拟定?即便最后没有明确的方针,这两个问题也必须在作者脑中转过几次才行。
你这样设定到底有没有要让人家读啊?
双囍文学的出版品,难以归纳出共同点,像是一株斑叶合果芋,每片叶子独有的外观互相造就母体。除了装帧设计隐然服膺某种审美之外,你也很难理出一条选书的「品味」。文质彬彬,是唯一的(如果必须要有)前提。这个过时的成语常被误会成野性的反义词,我们所用的是它的本意,也就是唐捐所说的:「人格是修不好的。」既然现代诗的基调不离抒情,期待诗人的作品能与人格相称,是我们的小小心愿。内容之外,物理的形式也必须服膺守则,理想的包装是不减损一分作品的能量,用很俗气的话来说,就是「灵肉合一」。这部分要归功于美术设计诸君不辞厌烦地指教,与先行阅读作品后所勾勒出的「包装」样貌,少了他们的坚持,绝对难以达成。
除了被稿件占去的阅读时光(被作者们戏称为职灾),对排版与装帧的坚持和习惯(得力于每位合作过的设计师),甚至也毁灭了一些亲近爱书的机会。曾有那么几次,被社群媒体上散播的新书资讯打到,逛书店时特别找来读。封面通常都不是问题,各种诠释总有它的理由,会摧毁阅读欲望的往往是内页的呈现。曾经被一位美术设计骂过:你这样设定到底有没有要让人家读啊?没想到,这句话已经深入我的骨髓,警醒之后反倒成为适合阅读的评断标准。合适阅读的版型,当然不是一页排少一点字;也不是请参考某某书来落版,如此简单的解方。页面只是一环,还有装订,如何让翻阅书本不是一场「握力练习」,如何让接近版心的文字不再像是纳达尔一直拉扯的短裤?
感谢曾经指教我的同事、作者、美术设计、印刷厂和读者们,你们的宝贵意见让菜鸟编辑有大量的取样与学习,尽管一路以来还是犯了许多错(有和作者沟通上的,有在书籍呈现上的),之后,还请大家多多指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