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台菜任重道艱 黃婉玲:是浪漫的堅持
黄婉玲出身制糖世家,娇滴滴大小姐10岁就踩着板凳上灶台,只因她想吃最正宗的台菜,只好自己做。多年来,吃过、看过、学过最正统的老台菜,不舍身怀手艺的老师傅凋零,看到祖先在饮食中呈现的生活智慧被遗忘、扭曲,便扛起了「复兴台菜」的重责。
「我鼓起勇气写这本书。」黄婉玲新书《被误解的老台菜》点出现象,提出老台菜的对比,留下纪录,「我是说故事的人,也许将来几百年后,这就是台菜的史书。」
黄婉玲不舍身怀手艺的老师傅凋零,扛起了「复兴台菜」的重责。记者李政龙/摄影
接续老祖宗浪漫的食物故事
「我很幸运,小时候做菜像办家家酒,到这个年龄还能办家家酒,我很幸福。」黄婉玲说:「做菜是在呈现一种艺术,把食材呈现最完美的境界,也是跟老祖先对话,我是寻访故事的人,又变成爱讲故事的人。」
当年老祖宗渡黑水过来时一无所有,要珍惜食材,又要做到美味与养生,所以少用油脂、少用调味料,靠食物撞击出味道,甚至如膨风豆汤是荷兰的鹰嘴豆加平埔族人吃的内脏,又多了族群文化意义。
黄婉玲觉得那些故事好浪漫,她自己是浪漫派,乐在其中地面对锅碗瓢盘,「我把做菜当成艺术,我的厨房就像研究室。」她自己研究,带着学生研究,有时先生和儿子也来帮忙,做菜于她,是件快乐的事。
被误解的台菜
正因为钻研与提倡老台菜多年,黄婉玲看到了许多问题,古早菜色被遗忘、作法被改变,甚至到了以讹传讹、以假作真的情况。
如今常见的扁鱼白菜卤,本来是一扣碗,中间一朵大菇,旁边是猪肚条,下面才是白菜,蒸过后上桌,是一道大菜,而扁鱼以有刺为香。可是现在的白菜卤已经是另外一回事,不用扁鱼了,即使真舍得用,也是热油炸15分钟求速成,不再依古法滚火爆65分钟,味也不是古早那味。
还有,曾是宴席中精彩大菜的菜尾汤被当大锅烩,用地瓜粉做的「台式水饺」变成水晶饺,筒仔米糕加一堆佐料,菜丸加青椒和玉米,米粉炒和炒米粉之别,这些被误解的老台菜,常让黄婉玲叹息,这才动念写本书,为台菜溯本清源。
黄婉玲复刻正统老台菜的油饭。图/时报出版社提供,24 open photo studio摄影
黄婉玲复刻正统老台菜的白菜卤。图/时报出版社提供,24 open photo studio摄影
黄婉玲复刻正统老台菜的鸡仔猪肚鳖。图/时报出版社提供,24 open photo studio摄影
任重而道远
「台湾料理的根都失去了,我再不努力,等我终了,这一切都归空了。」黄婉玲有急迫感,因为老台菜50年前就凋零了,她30年前回头去找,老师傅跟她说:「人家不要我们了。」
黄婉玲13年前开始教学,传授老师傅教她的「武功」,上课前三、四天备课,当天从早忙到晚13个小时,在学生间穿梭讲解,走到成为好鞋专家。结果,她的学生都不缺钱、或觉得正统台菜的工本太高,都不开店,她的理念还是没传开来。
「我很沮丧,因为我想传出去。」黄婉玲有时看到餐厅做得不怎么样,恨不能打电话去问人家要不要来让她教,但即使教了餐厅正统作法,验菜时又发现走味了,因为店家有成本考量。
黄婉玲也示范正宗台菜,每年端午出粽子,自己带着小团队,别人能休息,她一天只睡两小时,坚持粽叶要水煮过再洗,但花钱也没人愿意做,就她双手洗几万片,20、30公斤的桶子照扛起来,1万5千颗做完还要一颗颗检查,不泡水,直接上锅煮六小时,就是不肯照一般作法泡水一整天再加苏打粉或碱,明明这样只要煮40分钟。
她想把正统传下去,自己掏腰包推广,做了快闪餐厅八年,600万赔到剩150万,只因「以前的时间不是钱、人力不是钱,现在都是钱,以前煮饭用漂流木,现在我是瓦斯的VIP。」
黄婉玲固定在春节时推出10桌「阿舍宴」,但她笑说:「我没收过5颗星,有很多一颗星。」
有人说「东西好,但是价格不便宜」,明明工本就不低;有人说「老板娘脾气不好」,实情是客人来吃两道菜就发酒疯,她只好退钱送客,以免影响其他客人;还有人说「要介绍老台菜,至少要60岁,妳不到50岁的人怎么讲」,这让黄婉玲大笑:「感谢对我的夸奖。」
黄婉玲出新书《被误解的老台菜》。记者李政龙/摄影
坚持做对的事
「这一次我是背水一战,台菜再消失就没了。」黄婉玲还是将传承重任揽在身上。
她做的菜曾让舅舅吃到掉泪,因为吃到「古时候的味道」,她为一位老先生还原了家乡老母亲做的粿,让老人家吃到掉眼泪;有学生学了古早味香肠,回去做给父亲吃,寡言的老人家打开话匣子,原本疏离的亲子关系拉近了;另位学生在上课中吃到「阿嬷的味道」而大哭。
记得教她台菜的师傅在离世前说:「妳写成书,把我们传出去,让人们知道我们曾经存在过。」黄婉玲不放弃责任:「传承的路很辛苦,我慢慢传,传到90岁、100岁,能传多少,那就是老天爷的意思了。」
黄婉玲新书「被误解的老台菜」。图/时报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