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疑被野狗咬死 「背甲见骨」陈尸大学校园引热议

穿山甲疑遭犬只咬死。(图/刘明浩教授授权提供。)

实习记者曾珮瑄/采访报导

国立暨南大学刘明浩教授在5日早上接获通报,发现校园草地上有只死亡的穿山甲,他看见穿山甲背甲上有见骨的伤口身体也遍布咬痕,因尸体距离校内动保社犬舍很近,初步推断是遭犬只攻击致死。

刘明浩在脸书发文表示,事实上,这已经是同区域近期「第二起」穿山甲死亡,6月中下旬时发现的穿山甲更是只剩下鳞片和腐烂尸体,他将尸体寄送路杀社,同时认为野生保育动物应该是需要被优先保护的对象,该穿山甲可能还不到2岁,却遭到攻击,替牠们觉得不公。(ETtoday宠物云有IG了,快按追踪:https://goo.gl/MyKwZB)

文章随即获得许多留言、转发,动保社社长也在留言处回应,去年曾尝试过将犬舍犬只全数链起,但其实「治标不治本」,也表示犬舍的狗并非以流浪狗为主,多是民众弃养造成,针对此况也愿意多向校方开会做讨论。刘明浩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校园里有多种野生动物,其中穿山甲在近3年都曾有被咬伤的案例,而虽然师生遛狗会遵照校内规范,但游客居民遛狗却没有强制要系牵绳,流窜的流浪犬只更成为一大问题

国立暨南大学针对此案,也在8日下午召开会议讨论做出决议。刘明浩教授表示,基于前阵子埔里大雨、犬舍排水系统、围篱发生损坏,将会拨款20万修缮犬舍,并且会同时标定校犬名册」,被标定的犬只需系牵绳,也有规范可活动区域,另外也会加强校犬的宣导认养。

为了有效保育穿山甲,将投入10万元做为科学调查用途,因为校园地广,多处都有牠们的活动踪迹,其中机车一带林地更是穿山甲出现的热点,但机车道距离路面有超过30公分的落差,不利于动物爬行回林地,为此也将会另拨款进行修缮。(即时接收毛毛军团讯息!快加宠物云Line)

记者稍早前致电路杀社负责人,但因检验报告尚未出炉,暂时无法取得穿山甲尸体的检验结果

▼更多精彩内容

延伸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