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情绪易失调 3族群应注意

台安医院精神科主任许正典指出,春季转夏季之间,民众容易感觉烦躁,因天气阴晴不定,体温的调节易受温度、光度、湿度影响,而神经传导物质如血清素、多巴胺、肾上腺素的分泌,也会有变化,且不管是爆冷或爆热,都会影响情绪,天气转热时,多会有烦躁感,转凉时,则多感觉情绪低落。

精神科医师杨聪财表示,随着气温上升、日照时间增长,许多人会感受到更多的活力和积极性。阳光增多,往往有助于提高血清素,这是一种与幸福感、稳定情绪有关的神经传导物质,春末夏初的季节,也常常是户外活动增多的时期,有助提升社交互动,从而对情绪产生正面影响。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样的季节转变却很难熬。杨聪财指出,气温迅速升高之下,可能会带来不适感,对情绪造成负面影响,一些民众在此时会头痛、疲劳,躁郁症患者则容易出现躁症,而花粉飞扬的季节,过敏人亦可能因身体的不舒服,出现焦虑、低落的情绪。

许正典表示,季节转变之下,容易出现情绪变化的族群有3类。首先是本身就患有躁郁症、忧郁症的人,这些族群神经传导物质的调节不稳定、节律性不佳。第2,则是自我感觉不良好、容易焦虑不安的人,例如高敏感族群。第3,则是自我要求过高、过于负责任的人,当生活环境的变化超出控制,就会挫折,反映在情绪上。

「要学会自我察觉」。许正典提醒民众,面对季节变化,应先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这3类对象,若敏感度过高,就试着降低,若责任心太强,则要提醒自己,应自我负责,而非自我谴责。若因季节变化影响睡眠,过度躁动而无法入睡、难入睡,或导致饮食不正常,甚至影响工作及学习,就应向精神科医师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