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 「人」为什么爱说谎?

▲说谎是一个行为,一开始只是一个小谎,而后来有更多的小谎构成支撑,然后扭曲想法避免这些小谎带来的不舒适感,接着又用更多的小谎去掩饰扭曲想法后的后果。(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作者/查理

英国首相邱吉尔有一句名言:「当真相还在穿鞋时候谎言已经跑遍了全城。」

相较于老老实实的真相,令人觉得生涩无趣,谎言似乎有一种魅力,就像一个横冲直撞、未经世事小孩,掳获众人的心,大家接受得更快,传播的更广。为什么谎言总是比真相更有魅力呢?

其实说谎,是人的天性。英国2016年曾发布一项研究说,小婴儿在最早6个月大时就会开始骗人。假哭是最早出现的欺骗方法之一。即使一切正常,他们也会用这种方法博取注意,他们会偷偷观察,看看母亲有无反应,再决定是否继续假哭。

而小孩从两岁开始就会到处去试探父母底线在哪里,这是他们认识世界方式,透过踢、打、吵闹来看看父母什么时候会出手制止他们,如果父母不敢教导何谓「不行」,结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合理限制下的最大幼儿自主权,导致过度混乱导致的过度秩序。

有人相信小孩拥有纯洁无瑕的心灵,都是社会文化对他们造成的污染,让他们长大之后变坏。这套理论的主要发起人就是卢梭,卢梭强烈相信人类私有财产与社会导致人类腐败,主张未开化的人类最和善,甚至把自己的小孩都送去孤儿院,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扮演好社会认定为父亲的角色。

但是善与不善都是人类的本性,根本就不能因此这样否定文化与社会的帮助,就连狗都需要社会化之后才能融入群体,更何况是比狗要复杂得多的婴儿。所以我们要正视说谎这件事,知道他就像一颗种子一直躲藏在我们心中,伺机而动,而不是把小孩关在地下室,隔绝所有外界接触,叫他不准说谎。

▲巨大的谎言永远有使人信服力量,因为一个国家的广大民众情感深处,总是比自己所意识到更不由自主地易受腐蚀。(图/视觉中国)

说谎的影响

说谎是一个行为,一开始只是一个小谎,而后来有更多的小谎构成支撑,然后扭曲想法避免这些小谎带来的不舒适感,接着又用更多的小谎去掩饰扭曲想法后的后果。

更糟的是,最后说谎已经变成是一种必要的行为,因为你没有办法忍受谎言构筑而成的高塔被摧毁。而在你反复的、专一的练习后,在生理状态下形成一种「无意识」的信念行动

接下来,以谎言为基础的行动带来令人难以忍受的经验,但无法产生想要的结果。你不相信高墙的存在,但当你一头撞上去,你还是会受伤,然后你就会咒骂现实为何造了高墙。

在我的人生经验里,说谎从来不是什么好选项。说谎就像你以为在没人看到的情况下埋下一颗地雷,而你要永远的、小心的不去踩到它。这会让你耗费极大的心力,每次接近边缘时都让你冷汗直流,而你又没不知道是否掌握了所有可控因素

你拿了一块布把它盖起来,却没发现谎言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你那块布再也盖不住了,最后发现必须承担比当初更加严重的后果。

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家齐克果将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说谎行为称为「非本真」(inauthentic)的状态,即使自身经验已经证明这样是错的,仍然会持续以这种错误的方式与感知去行动。

本真的声音是:我得偿所愿了吗? 没有。是我方法错了,我还需要学习。

非本真的声音是:我得偿所愿了吗?没有,是世界不公,人们嫉妒我,他们太蠢而没有办法理解。

希特勒清楚地说过,要使极权主义发生,你需要巨大的谎言。(图/翻摄自网路

《活出意义来》的作者弗兰克也因此得出一个心理学上的结论:虚假、非本真的个人存在是社会集权主义前兆

非本真的理性就是相信所有事物都已经被发现了,宣称在自己的理论面前已经没有什么能超出其范畴,所有能确定的,都已经确定了,所以我们就照着制定好的规则活下去就好了,只要接受这个完美的系统,所有问题都会消失。

结果产生出俄国的史达林、中国的毛泽东、柬埔寨波布,而从历史上看,这些极权主义带来的只有苦难。

希特勒清楚地说过,要使极权主义发生,你需要巨大的谎言:「巨大的谎言永远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因为一个国家的广大民众在情感深处,总是比自己所意识到更不由自主地易受腐蚀。比起微小的谎话,他们简单天真的心灵更容易成为巨大谎言的受害者,因为他们经常在小事上撒谎,但耻于撒大型的谎言,因此绝对有人想像不到有人会捏造出瞒天巨谎,也不相信有人能如此厚颜无耻地扭曲真相。就算脑中清楚的知道这个事实,他们还是会怀疑和动摇,不断去想背后也许有其他合理的解释。」

所以谎言不只是小善小恶,它也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屠杀事件

▲人生没有完美的榜样,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你必须冒险投入自己独特、个别的人生,去寻找答案。(图/取自Pixabay)

克服恐惧,正视这个世界

面对真实总是很困难,要先认知到自己的不舒适感是不正常的,然后再去面对一切,我们有责任看清眼前事物,即便凝视这些事物会伤害我们的感知,这时候你的世界会开始崩坏,事件没有再继续照你的想法走,你会感觉惊慌失措、不安,但是在崩坏之后,你才有机会看见未来,你才有机会更新现状、重建一个正常的世界。

所以尼采说:「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承受多少真相」 。

生命是否美好?你必须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证明,活在谎言中或是真实里,面对种种后果,并得出结论,齐克果非常重视这样的「实践性」。

人生没有完美的榜样,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你必须冒险投入自己独特、个别的人生,去寻找答案。开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何须解释太多。

胜过高铁捡到3百万的快感就在这!

热门文章》►如何阅读开箱文?►你所不懂的「星巴克经济学」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方格子查思慢想」,请勿直接转载。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