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萎縮的米食市場走出生路 宜蘭稻鴨米獲農業界奧斯卡

陈文连(左)、陈晋恭(右)父子,携手打造稻鸭米品牌,是老农与青农结合的典范。图/稻鸭有机米提供

宜兰三星乡有机米产销班第一班「稻鸭米」,近日获选为农粮署「全国十大绩优农业产销班」,是农业界团体最高荣誉。稻鸭米由陈文连、陈晋恭父子共同经营,陈晋恭指出,国人饮食习惯改变,米食市场日渐萎缩,不能局限于过去的米饭思维,而是要走向精致化与加工食品。

陈晋恭回忆,父亲陈文连养鸭出身,巅峰时期曾是10多万只鸭子的老大,2001年和朋友合作,发展稻鸭结合的有机米,成立三星有机米产销班第一班;陈晋恭当时本来在台北经商,得知父亲的想法后回宜兰帮忙行销,想不到一做就是20多年。

陈晋恭说,「稻鸭米」的秘诀,来自宜兰特殊的一年一作环境,稻田7月收割完后留下空窗时间,过去养鸭人家会用这段时间放养鸭子在稻田中,吃掉螺类、杂草,排泄物成为天然肥料,农民都相当欢迎;后来因为环保问题与养鸭规范更新,宜兰不再能大量饲养,许多人往外县市跑,他的父亲则是干脆让鸭稻结合,成为全台首创的「稻鸭米」。

陈文连父子合作,父亲掌握养鸭技术与种稻经验,儿子则是商场老手,尽管最初几年也跌跌撞撞,还是熬过艰辛打响品牌知名度。陈晋恭说,农业是一门大学问,「农民看天吃饭」不是一句空话,须要经验、科学化与专业化管理,就算是高学历的青农,也应该认真向老农学习。

20多年来,国人饮食型态改变,加上近年极端气候的影响,稻米产业面临严峻挑战。陈晋恭认为,首要任务是跳出「稻作等于米饭」的惯性思维,积极发展米饼、仙贝等即食加工品,并升级产业全面精致化,最重要的是将「好吃」放在第一位,即使农改场因应气候变迁不断推出新品种,他们配合试种时,也会顾及口感及味道。

稻鸭米2017年获选全国优良农业产销班,今年更上层楼,荣获全国十大绩优农业产销班,被称为农业界团体的奥斯卡奖。县长林姿妙今天赴稻鸭米厂区,致赠匾额,感谢第一班对水稻产业的用心。

水稻田中的鸭子慧时用螺类、杂草等对水田有害的生物,排泄物则是天然肥料,受到农民欢迎。图/稻鸭有机米提供

宜兰的稻作是一年一作,7月收割后留下空窗期,是放养鸭子的大好时刻。图/稻鸭有机米提供

宜兰三星乡稻鸭米荣获全国十大绩优农业产销班,是农业界团体最高荣誉,县长林姿妙今赠匾。图/宜兰县政府提供

宜兰三星乡有机米产销班第一班「稻鸭米」成立20余年,采取有机、生态的农作方式,产品不局限于米饭,涵盖米饼、仙贝等加工食品。图/稻鸭有机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