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色像葡萄酒不是大腸癌 竟是血管異常增生惹禍
60多岁许小姐本身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因慢性肾病定期洗肾多年,最近1个月间歇性血便,甚至大便色深如葡萄酒,吓得以为大肠癌,到门诊透过大肠镜检查才知是血管异常增生造成。
书田诊所胃肠肝胆科主治医师康本初今天记者会指出,血便是常见症状,指粪便有血,不管肉眼看见或是检验发现,都代表着消化道或肛门口有出血现象。大便颜色不同,出血位置也不同,出血点在上消化道,如胃、小肠等颜色就会偏黑,在大肠等下消化道的血便是深红色,肛门出血时则呈现鲜红色。
康本初表示,大多数血便是大肠直肠肛门疾病导致,其中大肠问题需完整大肠镜检查才能发现,如最常见憩室出血、门诊1/3患者是发炎溃疡出血,以及危险性高的息肉肿瘤出血,另外也还有发生在许小姐身上的血管异常增生,伤口虽小,但时间一长,出血量不少,血红素掉到只剩一半。
康本初指出,血管异常增生与年纪有关,较不容易发生在年轻族群身上,随着年纪增加,大约60岁以上的民众,黏膜下小血管可能会扩张扭曲,形成微小的动静脉吻合,倘有慢性肾病会让血管异常增生提早发生。当出血原因是大肠血管异常增生,最快的治疗方式是内视镜止血。
康本初表示,很多民众一发现血便,常常会自己吓自己,认为得到大肠癌,就轻易放弃治疗,这是错误观念,有血便问题者倘能尽速接受大肠镜检查,大肠的问题便能越早发觉,治疗成功的机会越大。另外,国健署也有补助50至74岁民众每2年做1次粪便潜血检查,符合资格民众可定期筛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