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名导田沁鑫 再携剧来台

导演田沁鑫。图/时艺多媒体提供

田沁鑫导演改编自大师李敖原着的舞台剧北京法源寺》将于今年11/8、11/9来台演出。田沁鑫写过不少引起轰动的舞台剧,也是台湾民众熟识度最高的中国导演,每每来台皆引起轰动,更得到众多名人盛赞

我做戏,因为我悲伤

田沁鑫喜欢一些悲剧性的题材,她觉得悲剧是容易感染人的,能够引发人们深思,也以此来传达自己的态度。年轻时的田沁鑫为爱所伤,因而剪去长发,将内心情感一股脑倒进了戏剧创作中,情感几乎是她做戏的动力,甚至将自己的际遇融入戏中。而在得到关注后的田沁鑫,开始被大量公司剧团邀请做戏,让她进入了一个迷失方向的时期,如果做戏变成了一种商业流程,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艺术表达,那么戏剧对于田沁鑫来说会变成什么呢?她觉得「人要有底线,我是一个做艺术的,我要保持自己。」因此,即使成为中国知名导演,她始终不会放弃那个永远发自内心爱戏的自己。她不再被名利左右,随着自己的节奏活着,寻找着一种精神的指引,一种清静的状态,也开始将宗教信仰带入她的创作中。

宏大角度 延自传统文化

田沁鑫导演的作品被认为有着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既有中国文化的审美品格,也有世界范围观众基础。她改编了许多名作家的作品,如萧红的《生死场》、张爱玲的《红玫瑰白玫瑰》、李碧华的《青蛇》、老舍的《四世同堂》到李敖的《北京法源寺》。

安静内敛的她,在编写剧本时总是不眠不休的琢磨,面对自己最深沉的艺术底蕴,让生产出的话剧散发出浓厚的自我风格。艺术与商业总被认为是相互矛盾的名词,但在田沁鑫的世界完全不是个问题,她总是能够游刃有余的找出艺术与商业的融合点,「这是因为我什么都不考虑,一切从心出发。」她直言。她的戏屏除了小情小爱,放眼宏大的叙述角度,将爱国革命佛学等一般观者认为较为生硬的内容,经由她叙事的手法生动表现出每段故事中的精华所在,也提供观者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