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學者:戰略模糊反映美中關係與印太權力平衡
南海情势持续紧绷,马来西亚学者分析指出,美国在南海与麻六甲海峡采取「战略模糊」策略,反映美中关系复杂性与印太地区的微妙权力平衡态势。
今年以来,中国和菲律宾频频在南海出现对峙和冲突场面,升高区域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戒心,美国、澳洲、日本和菲律宾4月初在菲国巴拉望岛西北近海的南海水域举行首次联合海军演习;4国防长5月又在夏威夷举行会谈,宣布将合作保卫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航海自由与安全。
熟悉地缘政治情势的环球亚洲咨询(GAC)高级顾问萨米鲁·阿瑞夫(Samirul Ariff Othman)在新海峡时报(New Straits Times)撰文指出,「战略模糊」刻意利用模糊或不具体语言与政策,避免作出具体行动承诺,能让国家保持灵活弹性,是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与地缘战略的关键策略。美国与中国在麻六甲海峡(Malacca Strait)及南海战略航道的战略模糊,反映出双方当前的地缘政治关系。
萨米鲁·阿瑞夫以南海为例分析,中国扩张其南海领土声索,在争议海域建设人工岛礁与军事设施。美国与盟友则透过执行「自由航行行动」(FONOPs),强化与区域国家的安全伙伴关系以反制中国。
他认为,针对如果与中国因主权问题在南海发生争端,美国是否将履行捍卫盟邦与伙伴承诺,华府对此仍续采「战略模糊」立场。这种「战略模糊」目的在遏阻中国的侵略行为,且避免美国卷入可能升级为更大范围冲突的直接对抗。
在应对麻六甲海峡情势方面,萨米鲁·阿瑞夫表示,美国立场亦复如此。这条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狭窄航道,是中国从中东到东亚运送石油与天然气的重要航线,美国会在这个区域维持海军军力以确保航行自由与海事安全,但究竟将采取何种行动履行承诺以遏阻海盗及军事侵略行为,华府也刻意采取战略模糊政策。
他说,美国在这种战略水道的战略模糊政策,也反映美中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印太地区微妙的权力平衡态势。
他认为,美中两国均寻求扩大影响力以捍卫国家利益,但不希望酿成直接对抗,进而导致公开冲突,尤其,美中两国对其承诺及意图维持战略模糊,目的在借此管控紧张情势、避免事态升级,同时保留战略弹性与吓阻力量。
萨米鲁·阿瑞夫强调,维护印太地区安全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而建立有效沟通、危机管理机制与信任措施能够减缓「战略模糊」所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