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各部位急性中风症状大不同 小心慢性致残
大脑各部位急性中风症状大不同,小心慢性致残。(示意图/Shutterstock)
根据世界中风组织(World Stroke Orginization)之资料指出,脑中风在全球死因排第二位,也是致残的主因,每人一生中将有四分之一的机率会发生中风,而2020年预期有1450万人罹患脑中风,其中550万位患者将致死;整体数据而言,全球有8千万人曾罹患脑中风幸存下来。
●脑中风是高死亡率、致残率 缺血性是最常见类型
世界中风组织表示,脑中风是高死亡率与致残率的疾病,但几乎所有的脑中风是可以避免的。由于脑中风常留下许多后遗症,而成为台湾国人慢性残障最重要的原因,有三分之一将造成终身残废,三分之一中度残废,生活部分需仰赖他人照顾,剩余三分之一则为轻度功能障碍,即使可以回归社会和自我生活照顾,身体动作已大不如前。
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教授级主治医师李宗海医师表示,脑血管疾病,俗称脑中风,是指脑内某区的血管突发性地发生破裂或阻塞,使得脑内受压迫、脑细胞因缺血而死亡损伤,而缺血性脑中风是最常见的中风类型,如脑血栓、脑栓塞、暂时性脑缺血,占70至80%。
●父系罹患中风风险高 后天危险因子可改变
台湾在1982年前脑中风高居十大死因首位,但在2016以后位居第四,显见台湾群体对脑中风病识的提升。
李宗海指出,55岁以上患者,每增加10年,与健康人士相较,中风的发病风险将会提升50%;先前曾中风,发生心脏病的机率提高2至3倍,再次复发的机率更是正常人的9倍;而家族史中如父系罹患中风,风险是2.4倍,母系罹患则是1.4倍。
年龄、性别、种族、脑中风病史与家族史中有脑血管及心血管疾病病史,都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子,但抽烟、饮食、生活习惯、肥胖、酒精及药物滥用、三高、高尿酸、糖尿病、心律不整、颈动脉病变都是可以改变的危险因子。
●脑部不同部位 急性脑中风常见症状
‧右大脑中风:忽略患侧肢体、左侧肢体无力或麻痹、左侧视野障碍、眼球偏向右边
‧左大脑中风:失语症、右侧肢体无力或麻痹、右侧视野障碍、眼球偏向左边
‧脑干或小脑中风:意识障碍、步态不稳、晕眩头昏、复视、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口齿不清
●大脑脑中风治疗黄金期约为8小时 小脑、脑干为24小时
李宗海提及,大脑脑中风治疗黄金期约为8小时,小脑、脑干为24小时,尽速就医请专业医师提供评估与治疗方式是关键,不同部位的中风,在治疗时间窗与方式可能都不尽相同。
急性中风的处理方式,在3小时内经医师评估后投放静脉血栓溶解剂、3至6小时则是使用动脉血栓溶解剂或机械性溶栓治疗(卫生署未核准),超过6小时则以抗血小板剂、抗凝血剂或肝素进行治疗;李宗海补充,过往多以时间来评估处置方式,但静脉血栓溶剂临床有脑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