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好累、睡不飽?有這8大症狀,小心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不少人容易疲劳却不知道罹患慢性疲劳症候群。 图/freepik
5月1日劳动节,台湾年平均总工时为2000小时排名全球第4高,不少人出现过劳,经常性失眠却不知道求助医师。台中一名女上班族,长时间睡不好,就诊时告诉医师她长时间疲倦,也经常性头动,注意力不集中,检查发现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皆正常,诊断后为慢性疲劳症候群,经医师建议适当运动,加上均衡饮食及用药治疗,慢性疲劳感已逐渐改善。
大甲顺安医院家医科医师吕清元表示,该患者自述在传产业上班,每天紧盯着电脑制作报表,下班后还要忙着接送小孩、照顾家庭,能够休息的时间已经是晚上9点,长时间下来觉得相当疲倦,偶尔肌肉酸痛,也会出现头痛、喉咙疼痛等病症,虽然很累但也睡不好,甚至出现失眠,一年多皆没改善。
吕清元进一步帮患者检查,血红素、血糖、甲状腺、免疫功能皆正常,诊断后为慢性疲劳症候群。后来建议患者做适当的运动,给予处方用药,另外要求患者饮食均衡,慢性的疲劳感已经逐渐改善。
慢性疲劳症候群是一种身体出现慢性疲劳症状的病症,连续6个月以上长时间原因不明的强度疲劳感觉或身体不适,大部分患者都与工作紧张、压力过大、长期生活作息不正常有关,如果长期身心疲劳没有调养,对身体会产生不良影响,恐从轻微疲劳变成过劳。
如何判并自己罹患慢性疲劳症候群?吕清元说,如果不是贫血、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疾病引起,他列出8项征状,包括:
若有4项符合,并持续达6个月以上,有可能是慢性疲劳。
吕清元说,缓解慢性疲劳症候群可以在不增加现有疲劳感觉为前提下,做适当的体能活动,增加个人的愉悦感,同时养成均衡良好的饮食、规律的生活习惯,进行体重控制或自我放松,最后则靠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抗忧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甚至是抗过敏药物等药物治疗。
顺安医院家医科医师吕清元指出,慢性疲劳症候群有8项征兆指标(示意图)。 图/大甲顺安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