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台版輝達 米勒:台灣應搶攻AI晶片設計市場

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教授、《晶片战争》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路透)

「晶片战争」一书作者米勒受访表示,台湾要确保半导体领先优势,该担心的不是台积电产线外移,因台湾的晶片制造已很强大,台湾真正挑战是如何在AI「晶片设计」领域抢占一席之地, 「能否出现一个总部设在台湾的辉达(NVIDIA)?」

以「晶片战争」(Chip War)一书享誉全球的学者米勒(Chris Miller)日前在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接受中央社专访。他去年曾应邀来台与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对谈,米勒透露他今年3月拟再度访台。

米勒表示,台积电前往全球设厂对台湾不是危机,台湾真正的挑战是科技会日新月异,产业必须与时俱进,他认为台湾想保持半导体优势地位,AI晶片设计是台湾需全力跟上的领域。

米勒说,美国政府将AI定义为关键技术,希望美方的朋友都能在这个领域领先中国,如今所有先进AI系统,都使用辉达这家公司制造的晶片,因此美国对中国祭出科技出口管制,限制中国购买AI晶片或高阶晶片,就是要减缓中国人工智慧的发展速度。

至于晶片出口管制面临干预市场自由的质疑,米勒表示,整个晶片产业都面临共同的两难,中国既是最大市场,又是长期最重要竞争者,若10年后中国晶片生产变得更自给自足,就会减少对外国市场购买晶片,因此各国政府与企业的核心挑战是,如何保持自身科技技术的优势。

米勒表示,要确保对中国的科技优势,除了靠持续不懈研发,另一作法就是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因此禁止向中国出售最高阶晶片,其实最主要是为了保护台积电的科技优势」。

米勒坦言,任何出口管制都可能出现偷跑或漏洞,只能尽力降低比例,同时尽快升级自身科技能力,台积电每年都会推出更强大的制程,这已让中国很难追上,出口管制措施又会让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居劣势。

米勒日前在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撰文警告,中国正透过补贴政策,制造大量低价晶片倾销市场。他受访时表示,中国此举也会冲击台湾,因为台积电、联电都有制造低阶基础晶片,中国低价晶片涌入市场会使晶片价格下降、利润变低,很多企业正紧张观察情况。

米勒说,美日欧决策者都已注意到中国倾销晶片的威胁,可能采取因应对策,包括调整关税,或禁止关键基础设施使用中国晶片,最终目的是不要让企业增加对中国晶片的依赖度。

米勒也建议,不要过度相信「矽盾」(siliconshield)能维护台海安全,史上许多战争都发生在经贸互动密切的国家之间,维护国安应靠自我防卫的能力,中国过去不敢对台采取行动,是因还不具备足够能力,「我担心的是中国正逐年提升(军备)能力,台美却没跟上速度」。

米勒说,若中国真的对台湾发动攻击,结果将是灾难性的,恐是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从未见过的惨状,手机、电脑、医疗器材、汽车、家电都会受影响,「因为今时今日,所有人的生活都仰赖着台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