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礼仪师 标本留下最美身影

台大森林研究助理陈韦廷而言,动物标本师其实就像动物的礼仪师,替牠们留下充满活力与美丽的一面。(赵双杰摄)

动物标本制作基本的去骨取皮到最后的填充上色,每个步骤都有技巧。(赵双杰摄)

浮生绘影QRcode

「动物标本师」是一个存在你我生活中但却很陌生职业大家对于标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博物馆内的陈列,但这份工作却比外界想得更加复杂,甚至更多了对于生命价值省思

与鸟结缘 全心投入

现任台湾大学森林系研究助理的陈韦廷,因为长期从事鸟类研究,自嘲「很多人说我们都是在做鸟事!」大约5年前因缘际会前往位在南投的特有生物研究中心打工,也因此和许多动物结下不解之缘,并接触到如何制作动物标本,热爱野生动物的他产生浓厚的兴趣,一头栽下。

经过努力钻研,直到现在有许多收藏家学术单位慕名前来,委托他制作标本,但也因为这样,陈韦廷家里冰箱就像一个小型停尸间,下班后一有空档就窝在自己的房间处理动物尸体制作标本,他认为自己其实就像动物的礼仪师,替牠们细细整理生前容貌,留下充满活力与美丽的一面。

抓住神韵 刹那永恒

「做标本,不就是打福马林就完成了吗?」陈韦廷无奈笑着说出大家对于制作标本的既定印象,他认为许多人觉得制作标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好像只要泡在酒精或是打防腐剂就可以马上完成,其实不然,当中有许多繁琐的步骤,从最基本的去骨取皮到最后的填充上色,当中有许多困难和不为人知的技巧。要求完美的他,常常因为想要调整动物的一个小动作或是神韵,花上数十小时处理,以求达到动物生前最美丽的一瞬间。

生命教育 延续价值

陈韦廷表示,因为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在台湾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动物死掉了,就是埋葬、入土为安,不必要做成标本,甚至感觉看到标本会觉得排斥或是恐惧,面对大家对于标本充满许多问号,他开始慢慢地透过教育,比如办一些小型体验营或是教育课程,让外界慢慢参与,除了让社会大众重新认识制作标本这个职业,其实并不那么令人害怕外,也增加大家对于动物生命教育的认识和保育观念

喜欢动物的人总会透过各种方式来保留牠们所带来的种种回忆和感动,有人书写、有人画画,有的人用摄影来留住刹那的永恒。陈韦廷则是透过双手制作标本,认真看待每个逝去的动物,让牠们的生命价值可以因为变成标本,继续延续在大家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