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瘾=退化成老鼠! 每次往下刷,大脑就像吃到麻药

动物天生会对「满足感」上瘾,人类也逃不过这个弱点。日前抖音App宣布活跃使用者超过5亿人,用户每日平均使用时间接近60分钟,黏着度甚至赢过了Facebook的40分钟。但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玩抖音集体上瘾,全都程式设计师的精心策划

①沉浸式APP画面所谓沉浸式显示体验(Immersive Display)就是当打开APP后布局延伸到整个手机荧幕原本作业系统边框、时间、电池显示全都看不到了。抖音又采用了黑色背景,类似在电影院里关掉灯光的作用,要让人全神贯注沉浸在抖音上。

抖音使用者看不到时间,又舍不得跳出APP看时间。类似排除干扰的经典设计就是赌场,在赌场里是没有透明玻璃窗的,由于看不到外面的天色,正在赌博的客人不会因此分心,结果一坐下赌桌,就是没日没夜的赌到精疲力尽。

②不用动脑,打开APP往下滑就好了打开抖音,连注册都不用,第一个跳出来的画面就是短影片,在最短时间直接用刺激奖励使用者。怎么看下一个?往下滑就好了。甚至连动手指往下滑的动作都能省略,系统会自动帮你切到下一段影片。

喜欢看到的短影片,点荧幕两下就等于「给赞」,系统会分析你对影片类型的喜好,下次就直接给你感兴趣段子。往下滑→点两下→再往下滑,不断给你简单强烈的刺激,为的就是让人放弃思考,仅剩下直觉反应。这个影片好笑,这个不好笑...然后你就忘记了时间。也因为被刺激制约,开始越来越期待、越来越习惯打开抖音。

③抖音神曲,变成耳朵里的虫「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抖音每段15秒的短影片背景音乐,捧红了一系列抖音神曲,这些歌多听几遍就像入侵了大脑,老是无缘无故在脑海中循环播放,连抖音主镜头前的动作也一起「重播」起来。

这种现象科学家暱称为耳虫(earworm),反复的旋律、重复的节拍特别容易造成耳虫现象。观察抖音上能选择的配乐,其中多半是歌曲副歌高潮部分,非常容易被人留下记忆。脑中响起喵喵喵,你很可能就会下意识掏出手机,打开抖音。

④「往下滑」就像吃角子老虎机,让人变成老鼠不像Youtube能一眼看清影片列表,用户需要判断自己对哪些影片感兴趣。抖音的设计让使用者只能看到当下的影片。

永远无法知道下一个影片是什么,才是钓人上瘾的主要原因。

「往下滑,给你不可预期的刺激」=「往下拉,给你不可预期的奖金」没错,抖音的设计基本上跟赌场的吃角子老虎机相同,利用间歇性刺激带给人们操作制约。以心理学家史金纳(B. F. Skinner, 1904-1990)的经典实验来解释操作制约,就像箱中的老鼠按下压杆就能得到食物,时间一长,老鼠学会肚子饿的时候按下压杆。如果老鼠压下压杆不给食物,时间久了老鼠的制约行为就会慢慢消失;史金纳发现,间歇性给予食物奖赏(称为间歇增强),老鼠要花上最长的时间才能戒掉压杆行为。

操作制约和古典制约(帕夫洛夫的狗流口水)最大的不同是,行为是由主体主动做出决定,而不是不能控制的结果;刷抖音给予人连续性的刺激奖励,当人们对一件事产生预期期待,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负责控制冲动前额皮质活性降低,长期下来,你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决策和自制力都在下降,然后──没有然后,你就像那只老鼠,不断滑着抖音。

●我们迟早要对某些事物上瘾

制约行为其实是学习的第一步,基本上在自然环境里,大脑觉得是好的,结果通常是好的。只可惜在商业上,这又成为了消费者最大的弱点。网路服务平台背后,总有几千个软体工程师想尽办法让你「生理上瘾」,抖音只是其中的佼佼者,却不是什么祸害年轻人的罪魁祸首。

我们迟早要对某些事物上瘾,你的理想、目标越复杂庞大,追求时得到的满足感越多,刷刷抖音带来的短暂刺激,也只是试图对苦闷生活的微弱反抗。所以说呢,不要怕对事物上瘾,只需要按时「升级」这些让你上瘾的东西;毕竟这世界上最悲哀的制约,就是以月为周期,等着发薪日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