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拥抱孤单 释放自由的灵魂
下班邀朋友跑趴、随时上脸书更新动态、分手就赶快找到下一个对象,绝对不要一个人,一个人的时候,怕寂寞、怕孤单、怕灵魂失去地心引力,找不到生活的重心,绕着熟悉的人公转,才有安全感?
「中国传统观念常强调团体生活、一定要聚在一起,但在其他国家常看到一个人也可以享受自己吃饭,不是觉得寂寞,而是享受孤独,不喜欢一群人形成的压力,也不需要妥协。」郑栗儿在《魅丽》座谈会中提到的现象,就像是年节和亲戚聚餐中,许多人对晚辈的问候是不外乎赶快找个好对象、赶快生个小孩,「以后才有依靠,不然老了怎么办?」除了是关心或闲聊,其实更是内心的恐惧投射,害怕自己身边没有人可以陪伴,担心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
年轻人一到不熟悉的地方,常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确认手机网路是否通畅,想要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漏失地追踪朋友动态,当自己买了新包包、换了新发型、在浴室不小心滑倒……都要先拍照上传网路公诸于朋友们,然后随时翻看按赞与留言数,确定有多少人关心自己,就算不是公众人物,也害怕自己的人气下滑。看起来似乎有很多互相支持关心的朋友,其实不懂得和自己独处的人,就算在人群中,还是很容易感到寂寞。
借来的安心让人最不安心
就像小孩间上一秒和同伴吵吵闹闹,下一秒回头继续一起玩,念书时女孩子不管走到哪都爱和闺密挽着手,男孩们则勾肩搭背和朋友称兄道弟,出社会后,或许出现了亲密伴侣,出门逛街吃饭总有伴。尤其在节日的时候,更不会是一个人。
在人群的陪伴与互动中,让我们找到了自信、在分享中获得肯定与爱,而沉醉在这个被需要的认同感,努力成为一个符合别人期待中的样子,有生活的标准可以依循,所以感到安心。然而有时候这是「借来的」安心,所以当我们离开熟悉的朋友时,恐惧感又涌了上来。
阿图尔•叔本华说过,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又说:「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可以让自己选择感受孤单,而不是让自己被寂寞感选择。
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人去吃饭的时候,觉得别人都在看我,我是不是个性不好才会没有人陪;独自去看电影的时候,身边的情侣会不会在背后议论纷纷,觉得我很可怜,只有没朋友的人才会独自踏入电影院,好像自己被世界遗忘了,别人都拣选走了只有自己被剩下来,所以害怕也不习惯自己一个人。
当我们因为害怕独处、害怕孤单,所以强迫自己参加不喜欢的聚会、交往的对象适不适合不重要,能陪我就好。儿女渐长时,听到他们要搬出家门自立,无论怎么样也不能答应。我们固然相信小孩能够独立生活,但更害怕自己被遗弃的感觉。习惯在别人的认同中寻求自己的价值感,却逃避了和自己相处的能力。
能享受孤单的人,就能享受自由。一个人上馆子,不需要配合别人的口味、不用担心被认为太寒酸或太奢侈,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一个人出国旅行,不用等待他人的时间,甚至在旅行的过程中,随意更改行程都不是问题,一个周末就能来个亚洲小旅行,也能够随心所欲地在下班后看场冷门电影、泡个温泉,不需要为了别人的喜好而放弃与妥协。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期【魅丽杂志 102期/3月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上魅丽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