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伪装成饮料糖果 难防
新兴毒品变身,转化成咖啡、茶等饮料包的食品化包装呈现。(杨树煌摄)
新兴毒品日新月异,常以咖啡包、茶包、饮料、糖果、果冻等食品包装形态流通,降低民众戒心而误食。署立草屯疗养院1日公布10年来毒品鉴验成果与新兴毒品发展,吁请民众注意毒品演变,以免身心健康遭受危害。
草屯疗养院的毒品鉴验实验室,是目前卫福部所属医院唯一的毒品鉴验实验室。草疗成瘾治疗科主任林沧耀表示,近年各类毒品推陈出新,并以食品化包装,很容易让民众降低戒心,而低估毒品的危害性,造成年轻族群的药物滥用。
林沧耀说,过去毒品「证物」,外观多呈结晶、粉末、药锭状,检出结果大多为甲基安非他命、K他命、海洛因、摇头丸等成分;但近年来,毒品已由传统外观进化为食品包装,如咖啡包等饮料包装或糖果、梅片等,成分也愈趋复杂,增加误用机会,不得不谨慎。
草疗药物鉴验实验室主任张胜皇表示,以近来流行的新兴毒品卡西酮类为例,毒贩将化学程式加工一下,就成为1种新兴毒品。鉴验也发现,同1证物中往往检验出3至4种新兴毒品,有时甚至多达10几种,毒品列管速度常赶不上滥用流行程度,且因新兴毒品添加物复杂化,增加毒品鉴识的困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