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8年孵出兴柜生技股王 揭郭董未来布局

郭台铭积极携手国际大厂布局精准医学,而吴良襄(左2)做为旗下大将,将如何扩大鸿海生医版图,值得关注。(图/商业周刊提供/摄影程思迪

文/康育萍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花8年时间孵出的首只生医小金鸡,终于在11月23日挂牌。

它是隶属于鸿海乐活养生健康次集团(M次集团)的康联生医(简称康联),登上兴柜首日,股价便从136元冲上240元,成为兴柜生技股王

虽然,和鸿海年收入逾两兆的手机代工业务相比,康联去年营收才约4亿6千万元,但郭台铭对生医产业始终怀抱兴趣,不管是与中国华大基因合作、投入癌症基因检测市场,或赴美盖智慧医院,都能看出他的野心。

而康联挂牌,其实也是酝酿多时的结果。

科技背景强,搭精准医学热

2009年,鸿海和脐带血大厂讯联合资成立康联,跨入健检市场,之后讯联退出经营,鸿海旗下创投则持有康联逾6成股权。两年前开始便由M次集团总经理、康联董事长吴良襄主导挂牌进度,如今成功打响第一炮,M次集团底下亦有其他公司正规画上市,企图成为鸿海本业外的一支新军。

康联之所以能在挂牌首日成为兴柜类股股王,主要原因,是搭上当前全球都在关注的「精准医学」趋势

「很难找到有同业可以跟它完全类比,」国泰证期投资顾问处经理蔡明翰观察,技类股中,比起制药、医材厂,康联兼具医疗和科技业背景,强调透过数据分析,提供个人化医学服务,还跨足基因检测、试图提升诊断的准确度

据研究机构Credence Research估计,全球精准医学市场产值从2016年到2023年,年复合成长率将达12.3%,届时产值将超过982亿美元,全球从生医业者到苹果、Google等科技大厂,都在进军精准医学产业,总是跟着客户机会郭董,自然不会错过这块成长中的大饼

尤其,鸿海所具备的庞大资源,则是投资人看好康联的第2个原因。

集团资源多,节省技术成本

「从仪器、设备制造到数据分析,未来不管硬体软体,都需要科技厂商投入。」生物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李钟熙说。

也因此,康联不只有鸿海资金协助,其所提供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为了解读客户的生理数据等各项资料,需要的大数据运算、分析能力,就能透过集团内其他单位协助处理,省下自行开发的成本与时间。

此外,今年4月,鸿海与夏普联手,投资近3亿9千万元取得夏普生命科学公司百分之百股权。而夏普内部具备的生物检测技术,也有助于康联强化在精准医疗上的布局。

除了技术支持,鸿海百万员工,也成为康联最稳固的客群

员工成客户,营收获利稳定

台湾,鸿海员工就超过6千人,康联公开说明书显示,台湾专业健检诊所平均每人年消费金额达1万7千元,以此推算,鸿海台湾员工每年健检费用上看1亿元,而两年前成立的深圳康联,则是为了有机会服务鸿海在中国的130万员工,「它光做自己人的生意就做不完了。」一位大型医院健康管理公司总经理表示。

但,健检毕竟是一次性生意,为了增加财源,康联用健检当入口,搜集客户健康数据,进而提供客制化的体重管理、纾压、睡眠检测等服务,试图找出与其他医院、健检诊所不同的市场定位。如今,透过搜集客户数据所产生的收入,已占康联整体营收的45%,成为最主要收入来源。

在法人看来,经鸿海资源挹注,不管健检,或是康联旗下两家公司康诚康仪所负责的生物检测、代理欧美大厂感染症临床微生物产品等业务,都使康联的营收、获利,比话题性高的新药公司来得稳定,同时也比医材、学名药厂更有未来性,兼具两者优势,因此容易获得市场青睐。

一位生技医疗基金经理人就说,搭上国际趋势、鸿海背景、又有获利,加上生技类股可能在经历两年低潮后开始反弹,以及挂牌蜜月行情,种种内外部因素,使得康联挂牌至今才4天,股价就涨了近62%(统计至11月28日)。

即便后市看好,但蔡明翰建议,目前康联的本益比已超过40倍,相较多数生技股已属偏高,投资人最好等本益比回到30倍以下再买进,才是比较安全的时点。

康联身为郭台铭生医版图的领头羊,未来能否创造更大效益,就看它能多快整合产业链、提供差异化服务,从集团的羽翼中独立茁壮。

【更多报导

1身价千万野鸡车大亨,65岁沦为街友,口袋只剩7元,公园上吊...「我怎么会变成这样?」 一个月少收200万租金也再所不惜!东区名店纷退租,房东还是死不降房租的秘密 同学30出头,手握数十亿...他赴北京念EMBA学会的一堂课:赚钱要在海外,台湾只能养老 第一代提供就业、第二代失去半壁江山、第三代剩娱乐新闻...台塑王家的故事,正是台湾的悲哀 10多年来坚持不喝牛奶!85岁台湾糖尿病之父:牛奶喝越多,乳癌、心血管疾病比率越高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1568期。※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