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换≠累积 银行推销话术藏玄机

星展银行飞行世界卡2年前喊出国内18元、海外15元兑换1哩,加上每年2次机场贵宾室,让发卡量扶摇直上。(星展提供)

三大哩程卡优惠拚场

台湾人爱出国旅游,让哩程卡一直拥有死忠客群,你一定听过「国内外20家航空航线任选」的推销话术,不过这却大有玄机,因为兑换与累积是两回事,可换不代表可累,累错家得多花50%的冤枉哩程数

要说哩程卡(自办航空卡)始祖,是台北富邦银行在2006年首发的a miles航空卡,「20家任你换」听起来很威,但其实就是累华航长荣国泰三家,当时华航、长荣都还没加入联盟,国泰已可透过亚洲万里通,兑换日航、美航在内的10余家航空公司机票

意思就是说,虽然当时a miles航空卡只能够累积3家航空,但华航、长荣在加上与国泰同盟的航空公司,就能换20家公司机票,北富银的宣传不能说他错,还引发跟风效应

北富银之后,不管是哩程卡、或是红利点数兑换哩程,似乎都学会这招,把同联盟可换的航空公司加入,看来声势浩大,等到华航、长荣分别加入天合星空联盟后,这话术更有加倍效果,让每张卡都很威。

结果就是,即便是只累积华航哩程,也可宣称可换天合联盟共19家航空公司机票、即便是只累积长荣哩程,也能宣称可换星空联盟共26家航空公司机票,只是看要不要。

这种「算法」没有错,但银行没告诉你的眉角是:你累积的华航哩程,虽然可换同联盟的荷兰航空机票,感觉上不用局限在华航一家上,但荷航兑换机票所需哩程,比华航本家多出20%~50%不等。

所以在办哩程卡时得注意,如果是打定主意要换荷航的票,就要看清楚银行有没有提供转换至荷航哩程,而不是叫你累积华航,然后再告诉你可用华航哩程换荷航的票。

机票达人建议,虽说「20家、30家航空、航线任选」,但如果你常搭某航空,就乖乖累那家航空哩程,不要想「累积B家换A家」,一来浪费哩程数,二来要开别家的票,位置会比自家的难拿,有哩却换不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