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民调/假释有助受刑人悔过向善?6成民众认同

▲假释,给受刑人悔过向善的动力,也可以借此有效调节监狱超收,以及因超收而衍生的狱中管理问题。(图/周宸记者摄)

记者王淑君/台北报导

近十年,受刑人申请假释者近30万人,而得以假释出狱者约10万人,透过假释的诱因,不仅可以给受刑人自由,也可以借此有效调节监狱超收,以及因超收而衍生的狱中管理问题。

假释审查重点,在于评估受刑人在监期间做了哪些努力、未来出监后将如何规画生活、出监后有何延续在监的处遇方案等。但目前假释制度多仅有书面审查,假释审查委员会平均1至1分半钟即要依照教诲师口头建议而做出准否决定,其中,因监狱超收严重,平均一个教诲师要照顾300多名受刑人,恐怕连最基本的受刑人资料都未必有足够时间建档了,更遑论个别教化,也连带影响假释审查的妥适性。

为此,《ETNEWS新闻云》进行「狱政改革之假释,难如登天?」即时民调调查结果中,79%的调查民众觉得国内的假释制度不周全,另有58%的人认为假释可当成在监受刑人的改过向善动力。

▲《ETNEWS新闻云》针对假释的即时调查中,认为假释可成为受刑人向善动力者有58%,能接受假释出监者同事者有55%。

本次调查共有972份有效样本男女比例各为45%、55%,31~40岁占多数(34%),大专大学学历者为61%。在这次的调查数字中:63%民众觉得监狱的监禁目的大于教化功能;有56%的人不同意用假释减轻监狱超收的问题;还有55%受访者可以接受假释出监之受刑人当同事。

在此次调查中,部分民众认为,「假释出狱再犯,终身不得假释」、「应审慎评估假释妥当与否,让程序公开透明,让真正有需要或值得被假释者有机会尽快重回社会轨道」、「给予受刑人完整的重返社会程序,以免受挫后提高犯罪欲望又重回监狱」、「需搭配技职训练让受刑人假释期间能赶上社会步伐,减少走回头路」;还有人建议「去殡仪馆大体比较有用」、「应作大数据分析,判别受刑人是否有矫正可能?若再犯机率高就不可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