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瘋?自救? 2023年焦慮又從容的中國年輕人
2023年的中国职场,让年轻人感到沮丧失望。示意图。(本报资料照片)
时序进入2024年,回顾2023年,在中国内卷的经济与失业困境下,主打反常规的年轻人,在发光和发热之间选择了「发疯」。有人疯跑寺庙求神拜佛,手里除了三柱香还有一沓刮刮乐;有人寻求从容、淡薄的社交;有人抢占夕阳红旅游团;有人回家把父母当老板,过着别人眼中羡慕但内心焦虑的生活。在他们眼中,发疯,不但能带来快乐,还是一种自救。
「狐瞰」微信公众号「我要热气腾腾的生活」系列报导中,整理了过去这一年,中国的年轻人「忙疯了」的几个瞬间,报导称,他们捍卫了自己的权益,摆脱了精神内耗,还治愈了自己。
搭子社交 互不打扰
前不久,「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年度十大流行语,「搭子」赫然在列。报导指出,「搭子」,方言原指「一起打牌的人」,如今年轻人中流行的「搭子」,反映了一种「通过社交平台,万事皆可搭」的新型社交关系模式:相互陪伴,但又互不打扰。这种简单方便的人际关系,能够满足社交需求,还淡化了需要付出的时间和情感成本,因此愈来愈受年轻人喜爱。
90后东北女孩沈微(化名)在单位里是个基层小领导,最爱的就是忙里偷闲,工作日饭搭子是她职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一起干饭一起下午茶,主打24小时带薪聊八卦!」职场之外,饭搭子的身影也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场景。在北京读大学的00后男生八百军(化名)就觉得,和饭搭子一起,「可以毫无隔阂地吃好吃的,而且会试图营造一点点仪式感。」
在江苏一家公司做管理层的90后男生苏友干(化名)就表示,自己本来是个很宅的性格,但因为意外参加一次徒步活动后,收获了一群户外搭子:「平常基本不会有联系,然后周末有活动了招呼一声,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也不强求。」他慢慢觉得这样比一个人宅着要有意思,而且「这种人际关系主打一个自在和随心,有较强的社交边界感。」
求offer的年轻人,挤满了卧佛寺。(取材自观察者网)
挤爆寺庙 疯买刮刮乐
有个段子说「在求人求己中选择求佛,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在买包和买醉之间选择买彩票。」这是2023年轻人信仰的「新玄学」。在给财神爷上完香后,趴在殿墙上「横」着「沙沙」地刮起来,享受的是即将「发横财」的畅快。想要幸运连连,就周末出家,在佛祖面前刷好印象分。
后疫情时代,对于还在为升学、考公考编、求职就业等焦虑的年轻人来说,寺庙或许是心灵的另一个慰藉。此前,北京卧佛寺因与「offer」谐音,被网友冠以「offer寺」之名,不少祈求「上岸」的年轻人纷纷前往卧佛寺膜拜,他们坦言,希望从生活的重压下暂时得到放空,重新学会与环境和解。
伴随着年轻人爱去寺庙求财,「刮刮乐」成为了年轻人缓解压力的新方式。2023年,在小红书、抖音上兴起「送礼就送刮刮乐」的小风潮,年轻人把彩票做成「花束」送。 反正「是一束花,还是500万(人民币,下同)你说了算」。 「一刮到底」,主打就是一个「解压、过瘾、爽」。
在中国寺庙里,可见到不少年轻人。(取材自微博)
攒钱成瘾 网路话题破亿
2023年,年轻人在「节流」领域又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潮流——「攒钱成瘾」。各类社交平台与「存钱」「攒钱」相关的话题浏览量可以达到近亿次,相关的社群成员达几十万人。在各家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降与存款热情高企下,厌恶风险的年轻人,为获得更高存款利率而进行的一场「自救」。
作为一名「95后」,海小姐从月光族成为省钱高手的原因之一,来自2021年她因公司经营不佳被裁员后,突然意识到自己连一个月坐吃山空的资格都没有,只有手中有存款才能更好的应对未知的未来。
海小姐想出了「跨省存钱」,以十万块为例,绍兴存款3年利息是9000元,上海地区某银行3年利息是10650元,去掉存款和取款时的来回高铁和地铁成本400元后,净利息还是可以多出来1250元,顺便还能分别两次上海一日游,一举两得。
还有一种是剧情式存钱法,以独特的方式模拟各种生活场景,主线任务是为虚构的主人公筹集资金,然后将这些资金最终存入他们真实的银行帐户。小丁就假装怀孕74天,模拟自己恶心想吐买验孕关商品30元;第57天去医院做大排畸检查花费350元等等,这些「花费」都变了存款,目前,小丁通过「假装养娃」已存下3850元,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完成了财务目标。
抠门经济 穷鬼式消费
2023年,年轻人最流行的生活方式还包括了「争当穷鬼」,这来自于这届年轻人的「抠门经济」,主要体现在降低消费、克制欲望,主打对自己「狠一点」,冷静拒绝「消费主义陷阱」,过着「精致穷」的日常,比如早上来一杯9.9元(人民币,下同)的X幸「穷鬼」咖啡,中午吃一顿13.9元的X麦 「穷鬼」套餐,晚上去超市抢9.9元的剩菜盲盒,愉快的一天就这么「薅」过去了。
而最近风头正盛的,就是「穷鬼式」逛街——只逛不买,薅羊毛是一撸到底。还有不少人信奉起「万物皆可平替」的新消费主义哲学,从糙米水「替」SK-II,鞋架「替」书架,就是某社交平台上所说的「不是XXX买不起,而是平替更有性价比」。
识破了消费主义的PUA套路,当腻了被肆意收割的韭菜,愈来愈多的人发现:与其拚命证明自己有多努力、多配得到这一切,不如理直气壮地宣布自己就是「穷鬼」。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自由。
在社交平台上兴起「送礼就送刮刮乐」的风潮,年轻人把彩票做成「花束」送。(取材自微博)
社区食堂 过老年生活
作为沪漂的默默从事设计方面的工作,他称自己是个时尚达人,但最近他爱上了社区食堂,也跟着大爷大妈加入了「打饭」大军中。「素菜10元以内,肉菜20元一份,一大份番茄炒蛋才8元,30元甚至可以吃一份小火锅。」这比自己做饭还便宜的价格,默默非常满意。」
除了吃,在穿上,年轻人也琢磨着省钱。思思今年26岁,她说虽然工作一年比一年长,但买衣服愈来愈抠。「没办法,工资没跟着涨,但该买的衣服还得买,我就去找一些便宜店铺。」在妈妈的带领下,她也跟逛中老年服装店,花100块在一家中老年折扣店买了一条冬装裤,思思高兴坏了,「我决定今年秋冬穿的裤子都在中老年服装店买。」
再说到玩,如今任何目的地的几日游旅行团,都不乏年轻团友的身影,这群年轻人想得比谁都清楚,与其花大价钱从网红餐厅和酒吧夜店之间辗转,不如直接消费降级迈入老年生活,少走40年的弯路。
全职儿女 焦虑等「上岸」
2023年对职场打工人来说,并没预想中的那么好。00后可能是中国第一波遇上就业减速带的年轻人,他们中不少人经历着大厂多轮「组织架构调整」、「部门优化」 ,有的因父母患病或对于人生的新思考,有的选择以「陪护父母」为业,成了新的生活方式。
这次「打工人」面对的老板是父母。他们或是通过劳动换取父母提供的酬劳,需要承担家务,陪伴父母;或是靠积蓄生活,寄居父母生活,同时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这就是2023年最受热议的群体——「全职儿女」。在社交平台上,在全职儿女经验分享相关的评论区,许多年轻人的留言是「羡慕」。
然而,报导说,看上去所有人都羡慕的「全职儿女」身分,并不能缓解他们内心的焦虑。有时候焦虑的是同辈压力,有时候焦虑的是与社会的连接感。其实,他们也都在等待着「上岸」,找到自己真正认为有意义的事业,也就「上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