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恩仇录
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故事。在《偶然诞生的亿万富翁——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这本书出版问世、并在今年10月份被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搬上了大银幕(电影《社交网络》)之后,Facebook的两位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爱德华多。萨瓦林(Eduardo Saverin)都不愿意对这段往事再说些什么。
在扎克伯格看来,这本书以及随后的电影,从一开始就是被萨瓦林用来泄恨、抹黑的。就连书的作者,本。麦兹里奇(Ben Mezrich)也表示,如果没有萨瓦林,就没有这本书——而且,“当萨瓦林通过一个朋友联系到我时,他表现得就像一个恼羞成怒的孩子。”但麦兹里奇仍然只是想还原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采访时说,“我保证,书中至少有99%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不过,显然扎克伯格并不这么认为。在接受《福布斯》杂志的采访时,他表示:“那不过只是一部小说,而小说都是虚构的。”但他也没有否定里面的任何事情。他情愿躲得远远的,尽量不给出任何评价。
而作为最大的爆料者,萨瓦林随后的沉默也不难理解。就在那本书出版的时候,萨瓦林和Facebook达成了和解,拿了扎克伯格的封口费——这笔钱的具体金额目前人们还不得而知——结果便是,Facebook再次正式承认萨瓦林作为公司联合创始人的地位,并把这一点写在了他们的公司网站上,而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萨瓦林应当从此对媒体永远闭上自己的嘴巴。
很多人并不怎么喜欢扎克伯格,这并不是秘密。也有很多人觉得这相当有讽刺意味——如今这个星球上最受欢迎的一个社交网站的创始人却有严重的社交障碍。
当年扎克伯格还在哈佛大学上学的时候,他看上去就是最不起眼的那类学生——球鞋、套头运动衫、牛仔裤。他说话的时候会不时地停顿,或许他只是为了歇口气,但更有可能的是他在处理一些信息——就像一台计算机工作的方式——输入,然后输出。多数时候,你得到的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和不动声色的表情。
但扎克伯格偶尔也还是会去参加哈佛大学一个名为Epsilon Pi的犹太学生联谊会,一个可以碰碰面、认识一些女孩子的地方。但即使在这样一个人人伴着酒精和高分贝电子音乐舞动的场合,扎克伯格也丝毫没有受到欢快气氛的任何影响——他的姿势、气质都十分扭捏而尴尬,显得有些自闭。
如果一定要说扎克伯格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唯一一点就是他作为一个电脑天才的声誉。这也是吸引着萨瓦林在2003年的某一天在Epsilon Pi联谊会上决定主动结识扎克伯格的原因。萨瓦林从哈佛的校报《深红》(The Harvard Crimson)上读到过这位校友的事迹。扎克伯格还在菲利普斯。埃克赛特高中(Phillips Exeter Academy)念书时,就开发出一款叫作Synapse的MP3播放器插件,播放器记录下人们对音乐的喜好,并由此来自动安排音乐的播放顺序。微软和美国在线(AOL)都曾经想花200万美元购买这一程序,但被扎克伯格拒绝了——他把这个程序放到网上供人们免费下载——他只是觉得这么做很酷。
竟然有人会拒绝200万美元,这让萨瓦林觉得惊讶,也觉得很有意思。很快,在几次Epsilon Pi聚会之后,萨瓦林和扎克伯格成了朋友。这部分是因为扎克伯格糟糕的社交能力让他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没有太多朋友,这让萨瓦林的示好显得有机可乘;部分是因为扎克伯格其实也需要有一个像萨瓦林这样热衷于大学社交生活的朋友。
萨瓦林的家族具有经商传统,曾在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中死里逃生般来到巴西,13岁时才又举家移民到迈阿密。他的父亲一直教导他,要明白竞争的残酷性。他也向来对自己拥有出众的社交能力而沾沾自喜——那是他父亲教给他的一门本事,一种或许能让他未来在商界占得先机的本领。他不怎么懂电脑,但很显然扎克伯格是个绝对的电脑天才,对此他深信不疑。
于是,当2003年12月底,当扎克伯格决定甩开卡梅隆。温科吾斯(Cameron Winklevoss)、泰勒。温科吾斯(Tyler Winklevoss)和蒂维雅。纳伦德拉(Divya Narendra),自己开发TheFacebook.com时,萨瓦林毫不犹豫地主动要求出资提供运营这个小网站租赁服务器所亟需的启动资金——1000美元。萨瓦林相信,关于电脑和互联网的任何事情,扎克伯格都不可能失败。
但扎克伯格为什么要选萨瓦林做自己的合伙人?1000美元扎克伯格出不起,但扎克伯格为什么不去找温科吾斯兄弟他们呢?他们也一样有钱。事实上,是温科吾斯兄弟此前先找到了扎克伯格,希望他能为他们开发一个专门服务于哈佛学生的内部交际网站——他们直到后来TheFacebook.com大获成功之后,都一直对扎克伯格甩开他们自己单干而耿耿于怀,并不惜请了职业律师起诉扎克伯格“偷了他们最初的点子”。
何况,从一份扎克伯格与一位 友的聊天记录中,也可以看出在他和萨瓦林之间,也没有多么“深厚的友谊”。像扎克伯格这样的电脑极客,似乎在电脑屏幕前敲打键盘时,更能和别人聊得来。但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书写互联网的是一支圆珠笔,而不是一支铅笔,你所留下的任何痕迹其实都是擦不掉的——这些在线聊天记录,后来也成为美国媒体解读扎克伯格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
扎克伯格曾在一份聊天记录里形容他的新合伙人萨瓦林是一个“投资社团的头头儿”,他说,“萨瓦林应该很有钱,因为很明显,内幕交易在巴西并不违法。”但如果说萨瓦林一直想给所有人留下一个自己是“做生意的好手”的印象——他可是那种在哈佛上课的时候还要穿着西服套装的家伙——但实际上,包括扎克伯格在内,他却给很多人留下了另外的印象——他和巴西的黑手党或许还有某种联系。“这很酷”,扎克伯格说。
BusinessInsider网站还披露了在2004年1月8日的另一次聊天中,马克和一个朋友这么描述他们在TheFacebook.com上的安排:扎克伯格:“爱德华多。萨瓦林正在为我的服务器买单。”
朋友:“他觉得可以从你身上挣钱,世上这种吸血鬼每天都会诞生吧。”
扎克伯格:“不,他也会帮我们挣钱的。”
朋友:“你也这么觉得?”
扎克伯格:“好吧,做生意我不太懂。只要这件事儿很酷我就心满意足了。”
看上去扎克伯格找到萨瓦林,不仅仅因为他出得起这笔钱,也不只是他觉得似乎萨瓦林也有些商业眼光,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更在乎这件事是不是“很酷”——就像他当年一口回绝掉微软的200万美元那样。
那么,如果某一天扎克伯格觉得萨瓦林已经不酷了,会怎样?
这个日子,来得很快。